一、心静用意 (一)以意行气 陈鑫所著陈氏太极拳图说中,有运动气机图,说明心如将军发令,意为传令,气为兵;将军一出
2012-05-10 10:58
拳谱中说“运劲之功夫,先化硬为柔,然后练柔成刚。及其至也,亦柔亦刚。刚柔得中,方见阴阳。故此拳不可以刚名,亦不可以柔名,
2012-05-09 14:38
人们经常说,练太极拳是“用意不用力”,发出来的力却是最大的。许多人耗费毕生精力之追求就是这个境界,然而许多人却终究是知道
2012-05-09 14:32
洪均生先生的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是由陈氏第十七代传人陈发科传授。洪先生早年与师朝夕相随十五载,得其言传身教,深懂太极拳
2012-05-09 10:27
如今,学练太极拳的人越来越多,但是,也有相当一批的太极拳爱好者,却练着练着就停练了。拳友们很关心,派人去询问,听到的
2012-05-07 10:25
(三)太极拳特殊的“中在得横” “中在得横”所包含的能够成功攻击在于命中敌人最薄弱环节这样的原则是适用于所有武术的
2012-05-05 17:00
(二)太极拳“定在有隙”的两大法宝 太极拳所谓的“中定”,近代很多老前辈都指出就是身体重心的稳定。身体重心的稳定在
2012-05-05 16:57
(一)“定在有隙,中在得横”的含义 “定在有隙,中在得横”是著名太极拳经典歌诀《十八在诀》里的两句话。首次公开于人
2012-05-05 16:55
太极拳运动是人体这架复杂机器的整体运动,运动中肢体的各个部位有的主动,有的被动,有的彼此顺向领随,有的彼此逆向对撑,
2012-05-05 15:38
“出手不出肘,回肘不回手”,这是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的一条基本的规矩。 记得我头一回听见这条规矩,从字面上还真不容易
2012-05-05 14:54
两脚平行,略宽于肩,自然松立,全身各部大小关节不曲不直,保持滑利平衡,呈微微坐胯姿势,并闭目,自然呼吸,两手在胸前抱球,
2012-05-05 10:45
何谓腰胯带领四肢?就是说四肢的一举一动都受腰胯带领,如果腰胯在这个拳势完成运动后,上肢或下肢还有多余的动作,那么,说明腰
2012-04-29 10:02
太极拳是一种技击实战性很强的拳种,现在有些人怀疑太极拳是否能够实战,这是因为太极拳普及的原因。因为普及的太极拳已不是
2012-04-28 15:35
太极杂志今年2期刊载了《关于起势中的“手走弧形,臂要旋——向奚桂忠先生请教”》一文。该文作者自我介绍习拳15年,曾连续4
2012-04-28 11:25
练习太极拳不可不知“三盘”。何谓“三盘”?所谓三盘即胯、腰、肩。胯为“下盘”,腰为“中盘”,肩为“上盘”。“三盘”中,以
2012-04-27 17:18
太极拳在技击上别具一格,特点鲜明。它要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主张一切从客观出发,随人则活,由己则滞。
2012-04-25 10:48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陈氏太极拳作为各流派太极拳的始源,历代沿袭而经久不衰。更是近代陈家名师辈出,中外爱好者纷纷前往学习
2012-04-24 10:37
太极拳中所用的意,它的运行立体路线亦是走的太极图,很像一个钢球或棒球上的接合缝。同时,太极拳的一动就有一个圆圈。在这
2012-04-23 16:45
“意”是心意、意识的简称。通常说的“意”是指练拳时为了保持或改变自身形体的姿势、动作、神态而动用的思想意识,即“先有意动
2012-04-21 11:34
1、现代人的普遍认识: 现在广大太极拳爱好者都普遍认为太极拳无腰无腿,更无初步入门奠基的方法,此种认为是极其错误的。初学者
2012-04-21 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