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新论

谈对太极拳技击功夫的认识(上)

用力学原理来说 ----谈对太极拳技击功夫的认识(上)   编者:中国武术理论为什么要引入五行、八卦的思想.仅仅是为了唯恐它不

2010-12-07 18:20

太极拳:中国艺术元素诠释

  摘 要: 中国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和体现。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在体育学视野下 的中国太极拳似乎到了穷途末路的困境。运

2010-12-07 00:18

太极拳入门:丹田缘何有劲?

太极拳论有言,练太极拳要气沉丹田。实践中,经常见到拳师们用腹丹田放劲,能将使用拙力的人弹出较远。然而,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2010-12-06 21:52

练太极求内劲的四字程序

太极拳内劲的追求应循序渐进,可按照四字求达,即:通、充、疾、冲。通:就是要求内劲内气通达四梢。当拳架练习正确熟练后,骨节

2010-12-05 04:27

力度轻是太极功夫的最大特点

天下地上,人为灵长。古往今来,武术多彩。武术的灿烂历史折射着不断进步的人性光芒。格斗是动物本能。要生存,就要捕食,就要自

2010-12-05 01:39

气沉丹田吐纳功

先从伯乐相马的故事讲起。伯乐发现了一匹千里马送于楚王,楚王看马骨瘦如柴,不相信。伯乐说:它确实是千里马,只是喂养不好又过

2010-12-05 01:30

拿住丹田、命门好好练太极

拿住丹田、命门好好练太极

命门穴: 是人体督脉上的要穴。位于后背两肾之间,第二腰椎棘突下,与肚脐相平对的区域。  命门穴,为人体的长寿大穴。命门的功

2010-12-05 01:22

太极拳中的“胯”

太极拳中的“胯”

  上肢三大关节为肩、肘、腕,首先要求松开肩关节;下肢三大关节为胯、膝、踝,首先要求松开胯关节。胯关节松开后,腰腿的动作

2010-12-02 17:20

李经梧珍藏<太极拳秘宗>及笺注

 原文:俞莲舟得授全体  俞家江南宁国府泾县人①。太极功名曰先天拳,亦曰长拳②。得唐李道子,系江南安庆人,至宋时与游酢莫

2010-12-01 23:50

太极拳和推手的关系

文/(香港)吴汝华  很多人把拳架和推手完全分开,好像这二者没有什么关系似的。一次,我们的学生到某处去看推手比赛,参赛的人

2010-12-01 23:06

和式太极拳研究的新任务

和式太极拳研究的新任务

  在纪念和兆元先生诞辰两百周年论坛上,我想谈谈和式太极拳研究的新任务。为什么要谈这么一个题目呢?我是这么考虑的,在纪念

2010-11-12 22:13

真正的太极拳是陈家沟传出的

真正的太极拳是陈家沟传出的

  太极高手吴亚楠:太极要好看,更要重实战  跆拳道、柔道、柔术、拳击这些运动,为了向国际推广,都经历了一个礼仪简化、内

2010-11-12 17:10

杨少侯谈体用要诀

杨少侯谈体用要诀

  杨梦祥(少侯,杨澄甫之长兄,1860一1929)先生研究太极拳之要诀有三。   1.盘架子:初学者宜匀,宜缓,宜正,宜展。所谓匀者

2010-11-11 18:28

刚易柔难

刚易柔难

  《太极拳用说》是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11篇论文中的一篇。   拳以致用,用者,运用也,即太极拳的运用。 太极拳在技击搏

2010-11-11 18:22

《陈氏太极拳图说》行文特点

《陈氏太极拳图说》行文特点

  《陈氏太极拳图说》(以下简称《图说》)是太极拳著作之中的集大成之作,作为太极拳的经典巨著被历代太极拳大家所推崇。《图说

2010-11-11 17:56

太极散推训练法

太极散推训练法

  太极散推能将僵硬不协调的动作变得柔顺、协调。散推是在身肢放松、放长的基础上进行的运用内力的练习,可以消除动作时肌肉强

2010-11-10 18:16

太极拳搏击七大要素

太极拳搏击七大要素

作者樊向新太极拳照撇身捶 太极拳是我国民族文化之瑰宝,它无极生太极,转阴阳分虚实的学说,体现了既辩证相对又对立统一的哲学思

2010-11-07 01:06

探奥“四两拨千斤”

探奥“四两拨千斤”

  “四两拨千斤”是拳经中的名言,是各门派习武之人孜孜追求的目标,尤其太极拳主张以静制动、以弱胜强,更应修炼出“四两拨千

2010-11-05 17:48

和式太极拳松功与技击

和式太极拳松功与技击

  《道德经》云: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如何能柔呢?   当然要先松。松一说都知道,也不难理解。但就是有很多人做不到

2010-11-05 17:30

太极拳运动在疏通经络方面的特殊功效和作用

太极拳运动在疏通经络方面的特殊功效和作用

太极拳运动在疏通经络方面的特殊功效和作用  本文及本文作者在习练多年太极拳与道家静功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中的运动生理学、

2010-10-22 1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