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地上,人为灵长。古往今来,武术多彩。武术的灿烂历史折射着不断进步的人性光芒。格斗是动物本能。要生存,就要捕食,就要自卫。要繁衍,就要竞争,就要决斗。武术的发展是从动物性搏击开篇的,中间经历过多次文明洗礼,先后产生出了四种代表形态。它们分别是拳打脚踢对抗格斗,擒拿摔跤竞技运动,太极功夫休闲体育,内家境界觉悟文化。全面考察武术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运用天地人三个维度参数进行系统的逻辑分析。
力度轻重
速度缓急
稳度虚实
力度是人体运动的最重要参数,揭示运动系统骨骼肌的天赋动力功能。传统理论的轻重即是力度。速度是人体运动的时间空间参数,揭示一切运动的相对性。传统理论的缓急即是速度。稳度是人体运动的重力场参数,揭示一切运动的地心阻力根源。传统理论的虚实即是稳度。
以力度轻重为别,武术一分为二。重者,暴力刚强;轻者,柔劲和谐。
重者以缓急而论,急者是拳打脚踢冲撞劈砍,缓者为擒拿摔跤挤按扭拧。
轻者以缓急而论,急者是太极功夫指点弹拨,缓者为内家境界滑摩漂流。
以上四种武术形态又可细化为八种劲力。
阳阳阳重急实冲撞力
阳阳阴重急虚劈砍力
阳阴阳重缓实挤按力
阳阴阴重缓虚扭拧力
阴阳阳轻急实指点劲
阴阳阴轻急虚弹拨劲
阴阴阳轻缓实滑摩劲
阴阴阴轻缓虚漂流劲
这八种劲力即是传统武术的八卦变化。天爻为力度,人爻为速度,地爻为稳度。力度重者,攻击性强,伤害力大。力度轻者,偏于化解,追求和平。其中冲撞力最具杀伤效果,传统的半步崩拳即是典型。而漂流劲最是虚无奇妙,传统的沾衣凌空即是此境。
武术进入奥运大家庭一直是许多武术爱好者的强烈愿望。联系奥运会已有格斗竞技项目,我们会发现一些很有意思的现象。拳击跆拳道两个项目的特点是力度重速度急。摔跤柔道的相对特点是力度重速度缓。相应的中国武术门派对抗项目非常丰富,多达几百个。而且问题还在于,不但我们中国有大量的类似民族体育项目,世界各个地区和国家也都有大量的类似民族体育项目。如果武术以套路形式出现,又会与体操技巧雷同。现在看来,奥运会增加大量类似项目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中国的太极功夫力度轻速度急,内家境界力度轻速度缓。奥运会从来没有过类似项目,其他地区和国家也还没有类似民族体育项目。完全具有原创性,独特性极其鲜明。
[NextPage]
太极功夫讲究身心康乐,内家境界推崇天人和谐。通过用柔韧力练协调性,从舒适感悟愉悦境,达到轻松巧妙,舒缓空明。
太极揉圈是中正和平的功夫,参与者合作互助,能够共同体验和分享变化无穷的运动趣味。其上肢运动犹如游泳,下肢运动犹如滑冰,头身躯干运动犹如走钢丝,传统理论谓之进退顾盼定。上旋谓之抨,下旋谓之按,自转谓之捋,公转谓之挤,控制手脚谓之采,控制四肢谓之肘,控制头颈谓之列,控制躯干谓之靠。太极揉圈十三势是安全合理的人体力学游戏。
心意气力肌张力
约束反力摩擦力
万有引力惯性力
心意者,神经功能也。感觉神经为输入系统,运动神经为输出系统。
气血者,呼吸循环也。吸氧呼碳,吐故纳新。
劲力者,肌肉韧带骨骼关节也。
太极功夫首先重视骨盆运动,也就是传统武术的尾闾中正、气运丹田,现代体育的核心稳定。其次重视脊柱运动,也就是传统武术的虚领顶劲、力由脊发,现代体育的核心力量。
太极功夫强调舌添上颚深呼吸,也就是传统吐纳理论。
太极功夫注意放松训练,非常有益健康。
力度轻是太极功夫的最大特点。
现代运动医学提倡轻松的有氧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