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当代新论 > 和式太极拳松功与技击(正文)

和式太极拳松功与技击

2010-11-05   搏击   郑保兰
核心提示:  《道德经》云: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如何能柔呢?   当然要先松。松一说都知道,也不难理解。但就是有很多人做不到...
  

 

  《道德经》云: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如何能柔呢?
   

  当然要先松。“松”一说都知道,也不难理解。但就是有很多人做不到。有的人练了20年或30年,手上脚上都还挂力,更不知道内功是什么。近来论述太极拳松功的书籍和文章很多。可惜可以操作的不多。要么过于玄虚,要么没有具体方法。当然也有很好的文章。但这样的文章太少。故也谈谈松功。
   

   一、和式太极拳的松功   

  

  笔者根据所习练的和式太极拳,总结了松的八个字。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1.耍
   

  和兆元是和式太极拳的创始人,他的拳学自温县赵堡镇的陈清平。和兆元对太极拳贡献很大,就是他提出耍拳的理念。平时人最轻松的时候就是玩耍的时候,所以一个耍字就把打拳的心法讲清楚了,而且可以操作。任何人都知道玩耍的那种心态。我们知道,太极拳是内家拳,首先就要调心,修心。自古以来论述修心的文章可以说浩如烟海。太极拳的核心就在于首先要有放松的心态。一个耍字就让人把握了内功心法,真是一个伟大的创举。有个80岁的拳友,怎么都不懂得松,当听到耍拳时一下子豁然贯通,他说老师讲的这个“耍”一下子让我松了。果然他打的拳自然轻灵,柔和自然。如果哪位拳友总是不能放松,用“耍”字试一试。一个耍字就使太极拳的境界达到道法自然的境界。真是妙、妙、妙。
   

  2.直
   

  和式太极拳有三直四顺的拳理。三直指:头直,身子,小腿直。和式太极拳的手腕也是直的,在行拳走架中不允许顶腕和塌腕。这样做可以保证松而不懈,紧而不僵。直可以避免跪膝和扭膝。有的人练了几年太极拳把膝盖伤了,严重的伤到瓣膜成为残疾。真是悲。读者如果长期红拳还不能松下来,就可以运用这个“直”字。
   

  3.顺
   

  指顺腿、顺脚、顺手、身。所谓四顺。顺和直是相的,顺了才能直,直而后才顺。有个40岁的学员,和式太极拳都练了3个月了,总说膝关节疼,结果我发现是他的起式就没有做到顺,脚没有顺,腿没有顺。我立即给他纠正,让他顺脚、顺腿。他练了二遍,马上就不疼了。各位读者和拳友假如练了很久了,还这里那里的疼痛,就可以检查一下自己顺没有。
   

  4.中
   

  不偏不倚谓乏“中”,行拳作势,起于中,落于中,攻于中,守于中。其实儒家讲的中庸之道,我认为就是恰到好处。多一点不行,少一分也不行。就是平时练拳讲的不贪不欠。太极拳不但在拳架锻炼时求中,而且在身体内部也需炼出“中”和之气。

 

[NextPage]


   

  5.正
   

  以上四个字事果能做到,自然就可以正。行拳身要正,推手身要正,实践技击时身要心正。要身正、势正、形正、更要心正。唯有正,才能一气贯穿,才能虚灵,才能应验立木顶千斤的道理,推手和技击时才会有化、引、拿、发的机会。松则气血和畅,才可以养生。
   

  6.圆
   

  行拳时正如拳论所说:“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凹凸处,无使有断续处。”其实就是圆,外三合与内三合相合,即内外相合,周身上下内外就成为浑圆的整体。地球是圆的,它围绕太阳转是圆的。人的头是圆的,指头是圆的等等。就不在一一举例。圆即太极也。太极是什么?孔子在易传里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用现在的语言理解:太极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无始无终。太极是阴阳和合,亦阴亦阳,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明白这个道理。就能体会阴阳环转周流不息,这样才能真正练出松。
   

  7.尺寸
   

  和式太极拳的拳架又叫尺寸拳,对头、手、眼、身、步的方位、尺寸都有严格规定。差一毫都不行,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须知创拳的不易,每招每式都是历代宗师千锤百炼而成。是不可以随便更改的。在当今提倡创新的时代,许多学者才学拳二、三年就忙着改拳,所谓的创新把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都改没有了。要知道,能够原原本本的继承就已经不容易了,非其人都不可以传的东西,怎么能够轻易改?鲁迅当年说的“拿来主义”也是要先完整的继承,才能有所选择。而现在的创新者首先拿到没有?
   

  这些尺寸是符合自然之道的。人一般不容易做到自然,如果做到那就天人合一了。所以老老实实按照尺寸练拳就可以进入自然状态。比如白鹤亮翅走搂膝斜行,十字手的方位变化是靠找肩窝尺寸和松胯完成的。真正做到,就感觉浑身安舒,做不到,就心理别扭。安舒就是松。别扭就是僵。
   

  总结一下:耍、直、顺、中、正、圆、尺寸这八个字可以帮助学者练出太极拳的松功。节节松开,才能节节贯穿。然后是关节要松,皮毛要攻。最后是达到无形无相、全体透空的松空境界。可以养生,可以技击。
   

  二、和式太极拳实用技击法
   

  和式太极拳作为中华武术的瑰宝,它有着一套独特的技击理论和技击方法。下面我就讲一下“轻、灵、动、变、化、过、打”的运用方法。
   

  “轻”在实战中是指与人交手中自身的状态是否做到无形无相。
   

  “灵”是指与人交手中的  “灵”是指与人交手中的灵敏度,交手“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使自己的精气神混元一气。
   

  “动”与人交手要比对方快,拳经中讲,彼不动己不动,彼未动己意先行。己意己入彼方骨内。就是指与人交手的同日寸,动的重要性,先让彼方感到己方的如山之势。
   

  “变”是指与人交手同日寸己方在变字上所下的功夫。
   

  “化”是讲没有变就没有化的过程中,己方的身法、手法、步法、所下的功夫。
   

  “过”是讲己方在化解过程中,运用自己的身法手法上的功夫,同时使彼方之力,无处可使,根节失重。
   

  “打”是讲以上六字真诀在瞬间完成的同时打彼方。借力,打的同时使自己完成和式太极拳的中精髓。借力打力“引进落空牵动四两拨千斤”。
   

  要想做到“轻、灵、动、变、化、过、打”的功夫,在瞬间完成的同时必须在师傅的言传身教中,加之自身的不懈体悟与证悟中得到。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7688.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