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新论

太极拳的公转与自转

  非圆即弧的螺旋缠丝运动是太极拳的特点和精华,也是太极拳内功与外功锻炼的基础。太极拳大师洪均生先生对太极拳螺旋缠丝运动

2010-06-29 18:03

浅谈八卦掌的“缩身长手”

   我自2008年师从牛胜先先生正式练习八卦掌。牛胜先师从当代武术名家李天骥。李天骥先生的八卦掌学于其父亲一一武术名家李玉琳

2010-06-29 01:46

武学与虚实

  武学与文化同源,文武一虚一实耳。孙禄堂大师称武为学,是文武一理,虚实合一的宣言和里程碑。  虚源体舒张,实源形收缩;

2010-06-28 18:25

太极十三势与八卦五行的关系

太极十三势与八卦五行的关系

掤、捋、挤、按、采、挒、肘、靠是太极八法,进、退、顾、盼、定是太极拳的五种步法。这八门五步合起来被称为太极十三势。一些太

2010-06-27 00:59

《太极拳论》:“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

《太极拳论》:“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

杨式太极拳名家崔仲三解释 《太极拳论》: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是王宗岳《太极拳论》中的一句话

2010-06-27 00:55

习练陈氏太极拳三个阶段的理解和体悟

习练陈氏太极拳三个阶段的理解和体悟

  中华武术各门各派无论内外家,总的来说,都有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之说,区别在于各有侧重。而易骨易筋洗髓阶段、练精化气

2010-06-23 18:53

感悟太极拳修炼

感悟太极拳修炼

  感悟知规矩而守规矩:不论哪种流派的太极拳,都将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作为理论指南。不论哪位大师著书立说,都是对王宗岳太极拳

2010-06-23 00:22

太极拳和太极操

  能够辨认太极拳与太极操的分别,是多么令人高兴的啊,因为很多人是不知道如何去分辨的,只能依着运气来找。  这里有几组太

2010-06-22 17:41

太极拳入门须知

  太极拳入门须知  一、不可自专自用,固执不能。专求力则凝滞不灵,专求重则圆转不活,专求气则拘泥不通,专求轻神意涣散。

2010-06-17 23:58

对太极拳动手的思辨

  如今太极拳似乎可分两类:仙人太极拳、凡人太极拳。仙人太极拳当然好,罗曼蒂克地在云端里打,且不动手,神妙极了。但凡人太

2010-06-13 01:07

警惕白练与瞎练

   太极拳训练中存在白练与瞎练的状况。白练枉费时日.收效甚微,瞎练不仅无益反而有害。故初学者及已学练数年而进益甚微者须警

2010-06-12 18:19

推手杂谈

  推手是修炼太极拳大道过程中的一种手段,即行功方法    通过推手练习,当然是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可以使修炼者自己体会

2010-06-10 17:48

再谈太极拳内功心法

再谈太极拳内功心法

编者按:  内功为功夫之本。只有真正注重修炼内功的内家拳传习者,功夫才能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奋进,并由量变达到质变,即所谓

2010-06-10 02:07

左右臀沉翻论

 一代宗师陈照奎在祖传拳法拳理深研细琢、增益补缺的基础上,深入浅出地提出了诸多形象生动的论点,“沉左臀翻右臀、沉右臀翻左

2010-06-09 17:35

脊柱行拳可以养生祛病

脊柱行拳可以养生祛病

  大家都知道,把太极拳打得既缓慢又松柔,能疏经脉,通气血,从而使人体获得健康和长寿送给大家,但未必人人都知道用脊柱行拳

2010-06-09 17:11

太极三美

  欲谈美,先得谈真与善。真指大道,即自然之理,具有客体性;善指善良之心,仁义之德,具有主体性;而美是上好与极乐境界,引

2010-06-06 01:04

陈式太极拳练法谈

  习练陈式太极拳,首先要把握陈式太极拳之意、气、身法要点,着重掌握缠丝劲的练法要义,再遵循太极拳着熟、懂劲、神明三个习

2010-06-06 00:59

太极拳如何连续弓步进步

  太极拳的大架套路习练中有较多的弓步连续进步。唯内之是求地追求符合太极拳的理法要领来完成这种动作,从而正确地培养符合太极

2010-06-06 00:56

谈谈武术技击

    武术不是泛指的打斗术,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对个体技击需要的产物,是古代个体技击术(《中国传统武术史》于志均著)。学术发

2010-06-06 00:14

再研李氏形意太极拳内功

再研李氏形意太极拳内功        文/王大陆 当我再次提笔和大家讨论李氏形意太极拳内功的时候,有朋友问我李氏形意太极拳内

2010-06-04 1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