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当代新论 > 太极拳和太极操(正文)

太极拳和太极操

2010-06-22   武魂   未知
核心提示:  能够辨认太极拳与太极操的分别,是多么令人高兴的啊,因为很多人是不知道如何去分辨的,只能依着运气来找。  这里有几组太...
  

 

  能够辨认太极拳与太极操的分别,是多么令人高兴的啊,因为很多人是“不知道”如何去分辨的,只能依着运气来找。
   

  
这里有几组太极拳和太极操的对比,从中或可提供几个可以判断的标准。
   

  太极拳——养生的拳;太极操——运动的拳。
   

  太极拳——学费贵;太极操——学费平。
   

  太极拳——教学生最多教5个;太极操——教学生可以20……,……,乃至无穷。
   

  太极拳——膝盖不会痛;太极操——很多人膝盖会痛。
   

  太极拳——不用力;太极操——会用力。
     

  太极拳——练拳练“骨头”;太极操——练拳练“肌肉”。
   

  太极拳——练拳主要开始练“脚”;太极操——练拳主要开始练“手”。
   

  太极拳——手把手教;太极操——做不到。
   

  太极拳——推手不用力;太极操——推手“很”用力。
   

  太极拳——发劲用丹田发;太极操——不会。
   

   太极拳——会放松;太极操——不会放松(或者假放松)。
   

  太极拳——有内功;太极操——没有内功。
   

  太极拳——极少会病;太极操——经常会病
   

  太极拳——教一套拳最起码三年至十年;  太极操——教了一套拳,再教一套拳……。
   

  太极拳本来是“随心所欲”的拳。后来发展到大概为六种,陈、杨、吴、郝、孙、堡。相传赵堡是最早的一派,这一个很隐密的派别,一直都是在地区上传承,直到近  年才流传到各地。这一个拳种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有能者有德者得之,并不一定是传承给下一代好像家族事业  般。历届传承中显示:第一代蒋发,第二代邢喜怀,第三代张楚臣,第四代陈敬柏,第五代……。代代都有一个代表性的人物出现,最了不起是他们的“姓名”,是不同的“姓”,并不是家族代代相传,而是传承给有能力者,代代传承者都是名垂青史的!
   

  再说一些其它的:
   

  太极拳是“随心所欲”的拳。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风格,因为体格、领悟等等都有不同,举例说,杨澄甫的拳(我看到的是照片),他的三个高徒,也就是郑曼青、李雅轩、董英杰三位都是杨澄浦培养出来的,他们三位拳架是完全完全不一样的。为什么呢?各位看看就知道了。郑曼青的架子,意重形轻,松柔而洒脱;李雅轩的架子,开展舒放,形意并重;董英杰的架子,舒展适中,形意兼具。因为他们都是真的自己的拳,当然是不同的架子,因为
是“真的拳”,也是“真迹”,也是“真品”,如果他们的徒弟也是这样练拳的话,模仿得一模一样的话,那肯定是“赝品”了,是“仿造”老师的拳架!无法打出自己的风格。当然初学者还是要以模仿为主,但最终还是要能走出自己的路才好。

 

  现在我们说的是太极拳和太极操分别。我们练拳要知道练拳的用途,所以必需要能分辨太极拳和太极操之间的不同。
   

  太极拳是肯定是不一样的“拳”,太极操可能的是一样的“拳”。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上一篇: 太极拳入门须知
    下一篇: 感悟太极拳修炼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6863.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