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身法是其理、法、功、技、艺的载体。离开正确的身法谈拳,就是“白谈”;脱离了正确的身法练拳,就是瞎练。所以学拳要重
2011-03-19 17:23

陈式太极拳名家陈军团(中着黄色练功裤者)陈式太极拳一路以柔为主,柔中有刚。架式舒展大方,步法轻灵稳键,身法中正自然,内劲统
2011-03-19 17:21

太极拳的训练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科学的架子太极拳的架子,严格的说来,与其他拳术相比没有什么大的
2011-03-19 17:20
古人曰:“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格言说明人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正确看待自已。能明白自身的错误,又能改正,事业才能成功。求太极功
2011-03-19 17:19

王新华主讲节节贯穿在练太极拳中也是很关键的,因为每一个式子要求应该是都要节节贯穿的。比如刚初学的就用自然呼吸来配合节节贯
2011-03-18 17:28
太极拳内功与穴位人体的某些穴位与拳术、内功的修炼有很密切的关联,行功走架,内力修炼经常会用到相关穴位,如常说的一句话“气
2011-03-18 17:26

1、空圈。文中说:“一势一势都练成空圆圈,即是无极,既是联。故每势以转圆为主,不须断续,不须堆洼。如此做去,方为合格。”这
2011-03-18 17:24

“站如松,坐如钟”,这是我国古代养生家们所倡导的保健方法。经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人在直立时,腰椎间盘的负荷为最小。由此可见
2011-03-18 17:16
一易筋 易筋训练的目的是在锻炼中,使自身十二条膘骨筋及周身肌纤维的弹性及韧性得到加强,使整体连通,形成无坚不摧的整体劲力
2011-03-18 17:14
各种太极拳套路均由“势”编排组合而成。《现代汉语词典》对“势”之诠释内容之一是“一切事物的力量表现出来的趋向。”由此可见
2011-03-17 17:06
胎息是道家的一种重要的炼养术。练功实践证明,胎息功对于培育元气,涵养精、气、神,治疗五劳七损都有显著效果,还可延年益寿,
2011-03-17 16:25
老师的话中国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结晶。它与其它国粹一样。是非常抽象的,需要我们心领神会的大学问。在教学上,需
2011-03-17 16:19

下面,我们将继续以王芗斋先生的拳学理论为主线,对内家拳进行具体分析。王玉芳女士在纪念先父王芗斋的文章中写到,意拳蕴含着深
2011-03-17 16:16

中国传统武术中的内劲与道家的先天一气,佛所说的自性,儒家的中庸之道,所修炼的都属同一资源。中国的老祖宗们用周易来解释万事
2011-03-17 16:14
中国功夫有言:“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关于内练另论。为什么武术功夫特别强调伸筋拔骨? 骨是人之架,筋是骨之束。
2011-03-17 15:57

“逢转必沉”是叶大密前辈教拳时用的口诀。 89年在指导我学拳时,温州何国梁老师就常掛在嘴边,并用手扶着我的两胯,每一转动,必
2011-03-17 15:57
初学太极拳的人,开始一般都有一个僵硬的过程,这是正常现象,因为当这是刚刚接触太极拳,还没有掌握太极拳的运动规律。如何去僵
2011-03-17 15:54
练习太极拳以来,身体自感觉有诸多变化,如气血通畅了,腰腿关节轻松灵活,反应敏捷了等。欣喜之余促使我不断思考,心起这些体会
2011-03-17 15:51
放松是要神松、意松、气松、形松。松的意思是松展、松柔、松沉、松通、松空、松开。而不能松懈、松瘪。一定要在静中松、在松
2011-03-16 17:38

站庄的姿势最根本的一条:头顶百会上提,好象一根绳子把人从天空吊着,尾闾往下垂,一个脊柱两头抻,目的是把脊柱拉直,虽然人们
2011-03-16 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