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新论

非衬即套

  推手的时候,大家差不多都知道上步“非插即套”,“插”就是踏中门(两脚之间),这样在站位上已经占了上风,容易使技术。但

2012-07-14 09:21

太极拳的肩胯相合

  习练太极拳的人都知道,练拳讲究“内三合”与“外三合”,而“外三合”中的“肩与胯合”尤为重要,正所谓“根节不明力无源”

2012-07-14 09:20

太极拳十三要义

太极拳十三要义

  太极拳,是一种武术项目,也是体育运动和健身项目,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于古代骑兵的枪法、长柄大刀法。其基本用法是

2012-07-12 08:46

太极拳周身发力训练秘法

  1、抖腕:自然站立,脚与肩宽,两手上抬至胸前,手臂略前伸,全身放松,手臂要放松,手腕发力使手掌左右抖动,速度由慢到快到

2012-07-11 10:09

站桩要领

站桩要领

  站桩有以下几种错误练法,笔者根据文献记载及个人练站桩之体会,提出一己之见。  一、直膝挺立:  练站桩应稍微屈膝蹲身

2012-07-09 12:05

太极拳不能出圈

  凡太极的都知道,人分三圈:内圈、中圈、外圈。设定圈为的就是限定人的动作范围,因为经验证明,人的有关部位不能超出某个范

2012-07-05 09:33

练习太极拳有没有捷径

  太极拳作为中华武术最具有代表性的拳种之一,其内涵博大精深,健身和以柔克刚的实战功效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同时,太极

2012-07-05 09:00

太极拳劲力运行中的蝴蝶效应及拳势中的水性

太极拳劲力运行中的蝴蝶效应及拳势中的水性

蝴蝶效应是气象学家洛伦兹1963年提出来的。其大意为: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

2012-07-04 11:12

“偏沉则随”(下)

“偏沉则随”(下) ——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名言探释  (三)“偏沉则随”是太极拳必须遵循的“沾粘连随”的基础步法  近代所

2012-07-02 16:51

“偏沉则随”(中)

“偏沉则随”(中) ——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名言探释  (二)现代个别人认为“偏沉则随”是拳病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  无可置疑

2012-07-02 16:41

当受到别人按或挤时,为什么手臂与身躯是同时后退的

  练太极拳或者推手中,当模拟受到或者实际受到前方别人的按或者挤时,自己的手臂与身躯应该是同时后退的。有的拳友认为:太极

2012-07-02 16:37

“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

“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名言探释  (一)“气”是什么  “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

2012-07-02 16:34

“偏沉则随”(上)

“偏沉则随”(上) ——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名言探释(一)近现代太极拳家们对“偏沉则随”的解释“偏沉则随”这一太极拳界脍炙人

2012-07-02 11:48

练习太极拳应该了解的十个问题

一、太极拳运动有治病的效果太极拳是一种徐缓运动,速度缓慢,动作柔和,从而使人体的微循环得以扩张。微循环的特点是剧烈运动会

2012-06-29 14:55

练太极拳,手的动作必须不能完全被腰带动

  (一)太极拳的“以腰带手”是“沾粘连随”的基础之一  太极拳尤其高人一筹之处,也是其它武术所没有的法宝就是自己一受到

2012-06-25 15:01

如何引气纳丹田,呼达四稍?

  脐下三寸,主纳气,是人体之气的由来。   丹田原是道教内丹派修炼精气神的术语,现在已被各派气功广为引用。《东医宝鉴》引

2012-06-25 09:09

练拳“不顺”怎么办?

  初学太极拳者在练拳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种现象,即有几天练起来感觉相当“顺”,然而过几天又感觉非常“不顺”,四处不得劲。

2012-06-21 09:37

太极散手要旨

太极散手要旨

本文作者  太极散手是太极拳的全面实战应用,适用于对各门派武术的较量及各种没有规则限制的搏斗。   由于大家经常看到的太极

2012-06-19 11:04

太极拳虚步的虚脚分担体重吗?

太极拳所谓的“虚步”一般是指两脚前后分开、身躯在后脚上方或者接近于后脚上方、前脚或脚跟、或脚尖、或脚掌着地的,如手挥琵琶

2012-06-19 09:47

太极拳的“慢”与“快”

  在我们这里,我是练拳比较慢的一个,甚至有人批评说,你打得太慢了。这引发了我对太极拳慢练与快练的思考。  “快”与“慢

2012-06-19 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