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秘传有关丹田内转功法之要点简介如下。 一、丹田内转法是陈式太极拳的精华 丹田内转,从武术和劳动角度来说,它是
2012-07-30 15:37
眼下,太极拳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那么怎样才能练好太极拳呢?就像为人处世要讲道理一样,窃以为练习太极拳首先要懂拳理,而
2012-07-28 16:50
沈家桢、顾留馨编著的《陈氏太极拳》一书,在介绍陈鑫传略时曾提到:“鑫自幼从父习拳,备明理法……著有《陈氏家乘五卷》及《三
2012-07-28 16:47
太极拳既是一种具体的拳术,又是一门精湛巧妙的综合艺术。功效在于补先天的不足,添后天的亏损。学练时,不逞血气之勇,动静
2012-07-25 16:59
“功为本”,“功”是武术的灵魂。练太极拳首先要练功。“练拳不练功,到头一场空”。 什么是“功”?我理解就是指人的素质。所谓
2012-07-21 16:26
两脚宜分虚实,起落尤似猫行;迈步如临深渊,腰胯带领下肢。配合拳架、推手练习的太极步不是散手技击的实战步,而是一种功力步。
2012-07-21 15:07
五、“不用力”是太极拳的生命特征 太极拳的沾粘连随在武术中是绝无仅有的,太极拳的“劲”也是一般武术所陌生的。有的人将经验主
2012-07-18 17:17
四、“不用力”是太极拳“极坚刚”发劲的需要 造成了“人背我顺”,甚至到了使人“落空”失足,显然还没有完全达到武术制人的目的
2012-07-18 17:15
三、“不用力”是太极拳沾粘连随的需要 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和《杨氏老谱》中,都明白地强调了包含有“不用力”的被称为“随屈就伸
2012-07-18 16:52
二、“不用力”的表述是正确的现代的武术界中有不少人对太极拳所谓的“不用力”在刊物上的文章中表示不以为然和鄙夷,有的太极名
2012-07-18 16:51
一、古代和近代的太极拳家都认为太极拳必须不用力 对于太极拳,最难的理解和锻炼的莫过于“不用力”了。我从1965年开始先后正式跟
2012-07-18 16:49
一、练太极拳往往不感到有明显的健身效果,与慢走、登山等好像差不多,仅仅是不易感冒。其原因有二,一是练拳的时间不够,即
2012-07-18 11:38
杨式太极泰斗杨澄甫先生曰:“一个松字,最为难能,如果真能松净,余者未事耳!” 杨式太极名家郑曼青先生说:“第一就是太
2012-07-17 09:32
何谓打拳、打剑之“打”? 此乃偏于武艺之解也。对初学者受其熏陶易生争胜之念,如此则易生横气,浊气卸不尽。清气难生起,与
2012-07-16 11:01
除练拳架之外,还须抽出几个式子刻苦练习发劲,一个动作,一个式子要练它上百遍、千遍、万遍,甚至十万遍、直至纯熟。但练
2012-07-16 10:55
一、采劲 采劲是太极拳基本技击方法,太极拳十三势之一,也是太极拳技击八法之一。采劲是太极拳实战技击中一种擒拿反关节
2012-07-14 18:10
张喜群与恩师陈正雷 初学者本就对太极拳知之甚少,如何学如何练?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规范的?都要依靠老师的正确引导,因此
2012-07-14 17:27
近三十年来,太极拳运动蓬勃发展,已然进入大普及、大繁荣时期。流派纷呈自不待言,写文立说著书者也大有人在。然而,遍观时
2012-07-14 17:09
一、松、慢、存想结合是得力感产生的条件 太极拳竞赛套路有两种练习形式:一是侧重竞赛表演,二是侧重内劲体验。用作竞赛
2012-07-14 16:36
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一直以来被广大拳友认为是指导学练太极拳的最高理论。但自从出现了李道子的《授密歌》后,部分太极拳爱好
2012-07-14 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