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当代新论 > 练习太极拳应该了解的十个问题(正文)

练习太极拳应该了解的十个问题

2012-06-29
核心提示:一、太极拳运动有治病的效果太极拳是一种徐缓运动,速度缓慢,动作柔和,从而使人体的微循环得以扩张。微循环的特点是剧烈运动会...
  
一、太极拳运动有治病的效果
   

    太极拳是一种徐缓运动,速度缓慢,动作柔和,从而使人体的微循环得以扩张。微循环的特点是剧烈运动会使血液运行走捷径,得不到充分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而太极拳缓柔的特点则使血液能够流向各处,从而得到物质和能量的交换,'B8纳粕硖迥诓康难?贰K谆八?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使一些不通之处畅通,这样慢性病症状就得到缓解或消除。同时太极拳运动能强身健体,能预防一些疾病,因此,太极拳运动有治病的效果。  


二、什么样的环境适于练太极拳   

    练拳最好在阳光充足、空气新鲜、地面平坦、环境清幽的室外或室内进行。在阳光下运动有许多好处,可以多接受紫外线的照射。一般,在阳光斜射时练习较好。在夏季,体弱者更应避免在直射光线下练习,可借树荫等透入光线的地方练习为宜。空气越新鲜越好。空气污浊,多含二氧化碳、烟灰、尘埃、细菌等物,吸入肺内是不利健康的。
   

    初学者和体弱有病者最好在平坦宽敞的地方练拳,以便立稳。但熟练后地面不平坦也可以练习,这对脚的适应力还有好处,有益于推手技术提高。  


    环境清幽轻易做到精神集中,情绪镇静。这对初学者尤为重要,因为初学者最轻易受外界事物的刺激。假如没有清幽处所,就找“闹中取静”进行锻炼,时间长了也可以适应。另外,集体练习,也可配音乐,能使动作整洁,节奏分明,也有助于初学。  


    有人说雾天练习太极拳对健康不理。这个问题要具体分析。空气中的水蒸气迁冷而凝聚成小水珠,浮游在接近地面的空间,形成了雾。假如在空气新鲜而有雾的地区练拳,对身体健康并没有不良影响。  

    在烟尘和废气较多的地方本来就不宜练拳。废气多的地区有雾时空气更坏,因为雾会使大气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和稀释,所以雾天练拳要避开空气污染的地段。  


三、老年人初学太极拳时应由简入繁  


    一般来说,老年人的记忆力都比较差,因此建议刚学太极拳时,最好是从简单的入手,即先学简化的太极拳,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以后,动作得到了巩固,才可以过渡到学习传统的老趟太极拳。假如是直接学习老式太极拳,切忌囫囵吞枣,急于求成。要多下功夫,尽量学得慢一点,等到学会一个动作以后,再接着学习下一个动作。学习太极拳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把架式略微防高一些。等到下盘有功底的时候,再把架式降低。然而更重要的是有信心、韧性。  


四、太极拳的自然深呼吸对身体有好处  


    练太极拳能使呼吸自然、细长、慢均。这种有节奏的呼吸可使横膈肌和胸腹运动增强,相对有效地加大了肺部气体的交换容量,使新陈代谢加快、加强。大家都知道肠胃蠕动加强能够提高消化系统功能,对防治消化不良、慢性肠炎等慢性疾病效果良好,膈肌活动范围增大,使胸部呼吸肌和横膈肌力量增强,可加速静脉血液的回流,改善心脏本身的血液循环。膈肌活动范围的增大,还能对内脏起到一种自然的按摩作用。所以,太极拳中自然的深呼吸法对防治一些神经衰弱、高血压、心脏病、关节炎及消化系统疾病都有较好的作用。  


五、练习太极拳时要注重10个要领: 


    1、动中求静。动中求静,全身放松,注意力集中,排除杂念。 


    2、含胸拔背。胸微内含,动作伸展。 


    3、内外相合。即肌体配合协调,动作连贯,而且要做到意识、动作和呼吸相结合。 


    4、上下相随。要求协调一致,一动无有不动。 


    5、沉肩垂肘。肩肘自然下垂,以免气往上提。 


    6、用意不用力。要全身放松,以意念引导动作。  


    7、分虚实。腿部动作要虚实分明。 


    8、松腰。腰是主宰,连接各关节的活动,腰部放松有利于腿部的稳定性和腰部的灵活性。  


    9、相连不断。动作要求连贯、圆活、连绵不断,一气呵成。  


    10、虚灵顶颈。头部自然上顶不要东斜西歪或自由摇摆。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12136.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