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新论

“双重”之我见

《太极拳论》曰“观耄素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

2008-05-30 00:45

内家拳的练眼和用眼

  南怀瑾老先生在《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一书中,写了一个“学剑不成,看花”的小题。南先生少年时“听说杭州西湖城隍山有

2008-05-30 00:45

构建科学的武术理论体系

  实践早已证明,任何体育运动的进步发展都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那些具备完整、系统、科学理论体系的项日,总是能够不断突破

2008-05-30 00:45

浅说太极拳动静与定桩

拳论云:“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可见练太极拳必须明“阴阳”,而动静关系则是“阴阳”之首要。明“动静”

2008-05-30 00:45

“李岩·明末风云·太极拳源流之谜”系列之六

  唐村《李氏家谱》记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诉说了博爱唐村李氏与温县陈家沟陈氏长达数百年的友情。  《李氏家谱》序中,这样

2008-05-30 00:45

“李岩·明末风云·太极拳源流之谜”系列之五

  按照唐村李氏家谱记载,李岩墓地在村庄正南约300米处,与他二哥李仲双坟并立。因“文化大革命”中老坟全部被平,李岩墓今

2008-05-30 00:45

太极拳含胸拔背的机理探索

太极拳是一项独特的人体运动。关于躯干、上肢和下肢的操练有着特定的要领和法则,这就是身法、手法和步法,有时也统称为身法。身

2008-05-30 00:40

壶中日月化太极

  如今,学练太极拳的人越来越多了,但是有的却练着练着就停练了。拳友们很关心地派人去问,听到的回音却是:“练着练着,感觉

2008-05-30 00:40

四句诀与练功方法

(一)观内其心,心无其心。(二)观外其形,形无其形。(三)观运其物,物无其物。(四)物我合一,无我无物。  此为太极拳无极气功的

2008-05-30 00:40

太极拳与螺旋运动

太极拳、中医、炁功养身、健身的特点,不仅是治未病、性命双修、身心并炼,以性领命,充分开发人体自身潜能,而且充分利用大自然

2008-05-30 00:40

一腿定乾坤

  在我国传统武术中所说的“手是两扇门,全靠脚打人”、“一寸长、一寸强”、“打拳不踢腿,纯属冒失鬼”、“出拳腿不踢,打斗

2008-05-30 00:40

善战者,制人而不制于人

冷兵器时代战争的基本手段是技击搏杀,置对方于死地为目的。现代搏击虽不是置对方于死地,但仍把击倒、战胜对方作为其追求目标。

2008-05-30 00:40

盘架子与攻防想象

  盘架子的作用之一是培养内劲,劲由法生,如何理解这个“法”字呢? 人们在盘架子时,对“法”字的操作大体上有四种情况:一是

2008-05-30 00:40

太极功夫 劲由法生

  盘架子的作用之一是培养内劲,劲由法生,如何理解这个“法”字呢?  人们在盘架子时,对“法”字的操作大体上有四种情况:一

2008-05-30 00:40

太极说要

  张志清作者简介:本文作者从1963年开始练习太极拳,1967年在北京师从陈式太极拳第十七代传人陈发科先生的高足弟子、著名太极

2008-05-30 00:40

浅论传统武术套路的作用

  一、套路是中华传统武术主要的练习方式和传承方式。  中华传统武术虽分几大门派,但各门派大多以套路作为主要练习功及传承

2008-05-30 00:40

传统武术技击的诡道与圣道

  武术技术的发挥,以及武术技术的训练效果,与人的心理状态或者心理素质是关系很大的。对武术技术发挥与武术技术训练来说,做

2008-05-30 00:40

“引进落空合即出”细辨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武术像太极拳一样,与文化有着如此紧密的联系。理解这个文化的艰难超过了练习武术本身,同一句话有着

2008-05-30 00:40

太极拳的灵魂--心意运动

  "太极拳与其说 是肢体的运动,不如说是心意的锻炼"。  这是吴式太极拳名家王培生老师在八十年代中,接受中国日报英文版记者

2008-05-30 00:39

试述太极拳的学习方法

  对于初学太极拳的朋友来说,大家都感到太难了。那么怎样才能迅速地学好并掌握老师教的内容呢?这里我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

2008-05-30 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