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新论

太极功法歌

太极功法主丹气,内修舍利外练皮。浑身松弹爆炸劲,运化三年功力置。五体投地俯身肢,前弓拍击出丈几。太公垂钓鞭为臂,意欲传递

2008-05-30 00:49

陈微明:太极拳的散手用法

太极拳七十余式均是散手。既有散手,何必又习推手之法?盖太极拳散手之变化均由推手听劲而来,能听劲则散手方能用之而适当。若不

2008-05-30 00:49

太极拳散手之研究

凡遇敌相博,出手既无方向、长短、快慢、劲力大小可言,需要心静用“意”,意到、气到、力到。一切功夫皆如此,太极拳尤为如此。

2008-05-30 00:49

太极的散手技击

  陈长兴、陈发科、杨露禅、杨班侯是尽人皆知的太极搏击高手,这样的太极高手已鲜见于 世。这虽然与社会大环境有一定关系,但从

2008-05-30 00:49

太极拳的养生杂谈

说起养生,往往都会跟老年人联想在一起,好象只有老年人才须养生,其实不然,我们每个人都须养生,可不是非要等到老。都要善待自

2008-05-30 00:49

竞赛套路与传统套路动作要领辨析一

  简化太极拳(24式)和88式太极拳是原国家体委运动司分别于五十年代中期和后期根据杨式太极拳(杨澄甫大架)组织编写的。这两套拳

2008-05-30 00:49

太极拳与方圆

  一、太极中的方圆  方圆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方属阳,圆属阴。方包括了所有表现为直线和角的运动和形态,圆包括了所

2008-05-30 00:49

太极也练功

“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是千百年来武术界告诫练武者如何提高武技的一句至理名言。有许多练太极拳的朋友不太重视和理解这句

2008-05-30 00:49

太极拳是什么?

  “太极拳是什么?”——师弟也是习武经年的人,怎么想起提问这么一个“小儿科”的问题?开个玩笑,我的职业是医生,“小儿科

2008-05-30 00:49

破译“松”与“沉”

  许多太极拳练习者都有这样的苦恼,学拳之初老师首先要求要“放松”,要“沉”,但如何放松?怎样为沉?得到的答复常常是南辕北

2008-05-30 00:49

揭开太极拳内劲的神秘面纱

  凡学过太极拳或读过太极拳文章的人,都知道有一个词最迷人,最神秘,使用频率也最高,这个词就足“内劲”!  何为“内劲”?

2008-05-30 00:49

细微之处求神韵

  习练太极拳到定阶段,较长一段时间不见进步,总觉得缺点儿什么。可又不知道问题在哪里。找不出问题所在,再练就是盲目地瞎练

2008-05-30 00:49

你适合哪种旅游?

暑期又至,旅游高峰也随之而来。“我想去旅游!”北京某高校一名大二学生期末考试结束后在校园里大喊。的确,随着学习、工作压力

2008-05-30 00:49

谈谈拳架中的虚实双重

古典拳论:“虚虚实实神会中,虚实实虚手行功。练拳不谙虚实理,枉费功夫终无成。虚守实发掌中窍,中实不发艺难精。虚实自有实虚

2008-05-30 00:49

弓弓饱满,一触即发

太极拳必须运动如缠丝、形象如螺旋,必须结合顺逆螺旋运动的旋甜转膀、旋踝转腿和旋腰转背,以做到螺旋连贯如一的太极劲贯注于所

2008-05-30 00:49

太极拳眼法

1988年2月,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了《太极拳全书》,该书是合编本,合编了此前已经出版的《陈式太极拳》(沈家桢、顾留馨编著)、《杨

2008-05-30 00:49

走出习武练功的误区

当前,广大武术爱好者学习武术的热情比较高,为什么有的人学习武术敬年甚至十多年仍在武术艺术的门外徘徊?为什么有的人几个套路

2008-05-30 00:49

谈对“非用力日久,不能豁然贯通”的理解

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曰:“然非用力日久,不能豁然贯通焉。”一些人认为此句“力”可能是笔误,而大部分人认为此处的“力”应

2008-05-30 00:49

从太极拳之“道”说开去

太极拳,源于中国古老文化,它是中华武术的一支奇葩。太极拳自明末清初产生以来,诸多名家大师以自己的毕生心血,在不断发展的理

2008-05-30 00:49

传统武术搏击的最高点--神

以长于实战著称的中华传统武术,虽流派繁多、技击特色各异,但其搏击(指不戴手套、不受任何规则约束的徒手搏斗)的最高着意点从本

2008-05-30 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