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新论

太极拳推手--手法

  高手、低手  对拳艺高深的人尊称为“高手”,拳艺低浅的人自称为“低手”。但“低手”也是拳家的一种谦称。此外,如名手、

2008-05-30 00:50

太极推手招法

  什么叫“着”  着,读作招,即招法,也叫手法。“着”与“招”二字在拳术术语中是同音义的异体字,是通用的。《太极拳论》

2008-05-30 00:50

解析推手术语---打手、擖手与散手

  什么叫打手、擖手  “打手”一词,作为太极拳术语,源出清·王宗岳《打手歌》。这是一首七言拳术歌决,共六句四十二个字:

2008-05-30 00:50

解析推手术语---粘手

粘手(粘,音nian年),又名“乱环”,是一种近似散手的推手,比四正、四隅推手要难。因为四正、四隅推手都由若干式配套成龙,有一

2008-05-30 00:50

练习推手需注意四项(下)

  为什么通过推手可以检验走架姿势的正确性  由于走架是个体运动,因此当走架违反要领或动作姿势不正确时,往往不易为本人所

2008-05-30 00:50

太极拳中推手与走架关系

  为什么通过推手可以检验走架姿势的正确性  由于走架是个体运动,因此当走架违反要领或动作姿势不正确时,往往不易为本人所

2008-05-30 00:50

推手运动男女老少皆可练

是不是人人都可以练习推手?  一般地说,推手是不分男女老少人人都可以练习的。如年老体弱的人,可以把推手运动作为舒筋活络、畅

2008-05-30 00:50

练习推手需注意四项(上)

  为什么学习推手要循序渐进  《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说明不论学习

2008-05-30 00:50

太极拳是一种民族精神的修养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繁衍生息中培育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伟大精神。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已深深地融人了社

2008-05-30 00:50

谈太极拳推手运动

  什么是太极拳的推手运动  太极拳运动的具体内容,除了拳架套路以外,尚有基本功、推手、散手和器械。若就其组成内容来与其

2008-05-30 00:50

“李岩·明末风云·太极拳源流之谜”系列之四

图为明代李氏家族的两层小楼  李自成把自己的国号定为“大顺”,名为大顺,其实并不顺,甚至可以说是非常“背”。  大顺定国

2008-05-30 00:50

“李岩·明末风云·太极拳源流之谜”系列之三

图为有关专家在唐村调研  回望往事,你会觉得很多事情是必然的、有规律的;但当你陷身其中的时候,则满眼皆是偶然和混乱。个人

2008-05-30 00:50

“李岩·明末风云·太极拳源流之谜”系列之二

图为李岩故居  2004年4月2日,是李立炳平生最为荣耀的日子之一。虽然是学术研究的门外汉,但这一天,他在一个高规格的学

2008-05-30 00:50

“李岩·明末风云·太极拳源流之谜”系列之一

  两大悬案  大变局,往往意味着大灾难、大动荡,同时也是大机遇、大转折。   郭沫若为什么如此推重李岩?这大概要从李自

2008-05-30 00:50

浅谈太极拳速成

  如何能使没有基础的太极拳初学者在短时间内练好太极拳?如何能让一般水平的太极拳练习者得到快速的提高?既是广大太极拳爱好者

2008-05-30 00:50

竞赛套路与传统套路动作要领辨析三

  关于轻灵松静与各顺自然  众所周知,太极拳是用意不用力,既轻松灵活又圆转自如的一项武术活动。它不尚拙力,“极柔软,然

2008-05-30 00:50

竞赛套路与传统套路动作要领辨析二

  关于转腰  腰的运用,是太极拳身法中的主要内容和要领。不管哪一派太极拳,都十分重视转腰和松腰。所谓“腰为轴”、“主宰

2008-05-30 00:50

太极神功贵松柔

由松入柔是太极拳获得高功夫的必要条件,其机理是:  通经络——中医理论都知道, 关节处放松后, 经络才能畅通,它是中气的运

2008-05-30 00:50

太极拳的养生杂谈

说起养生,往往都会跟老年人联想在一起,好象只有老年人才须养生,其实不然,我们每个人都须养生,可不是非要等到老。都要善待自

2008-05-30 00:49

学拳需知

学太极拳,不可不敬。不敬则外慢师友,内慢身体。心不敛束,如何能学艺。  学太极拳,不可狂。狂则生事,不但手不可狂,即言亦

2008-05-30 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