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转腰
腰的运用,是太极拳身法中的主要内容和要领。不管哪一派太极拳,都十分重视转腰和松腰。所谓“腰为轴”、“主宰于腰”、“刻刻留意在腰间”(古拳论)是也。遗憾的是,在表演、竞赛套路的动作说明中,却忽视了这一点。致使很多练拳者打起拳来腰身呆滞、手脚僵硬。“光抡胳膊手”(杨振基语),没有达到健身强体的目的,更无益于技击习练的提高。
如88式单鞭的说明:“上体右转,左脚向右脚靠拢,脚尖着地,同时,右手向右上方划弧,至右侧方时变为勾手,臂与肩平;左手向下经腹前向右上方划弧停于右肩前……”(24式说明基本相同)。42式肘底看捶说明:“右前臂外旋,掌心转向上……左掌向左、向下划弧……”;“左掌收经右腰际成侧立掌,再经右腕上向前劈出……右掌握拳,拳眼向上,收于左肘内侧下方”。又如24式的左右穿梭:“身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前落地,脚尖外撤……”(88式说明基本相同)。88式的进步搬拦捶:“此时身体重心前移,落于右腿,右腿微屈,脚跟提起向外扭转……”。在上述动作要领中,尽管部分拳式的动作有“上体右转”或“身体微向左转”等说明,但是,身体及肢体的转动,并不能代替腰的转动,更不能代替腰带手、腰带脚及其它部位转动。下面,让我们举几个拳式,看看大师们对腰的运用是如何阐述的。
(一)揽雀尾,“当重心后坐转为重心前移时,腰部微微向上,而后向下、向前绕一弧形,以引导劲力和掌握动作的方向向前(其它如转体动作以腰向左右转动来引导劲力和掌握动作的方向),这叫做‘主宰于腰’或‘腰为车轴’,要‘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地协调一致,腰腹部分也必须在腰部的带动下相应地动着……”(《傅著》第22—23页)。“……重心微向左移……以腰带动向左转体45度”[左掤]“仍以腰带动,由右向左转体至左侧45度……脚之外撤与里扣,……随腰转动,以免硬拧硬扣以及硬撇,呈现僵硬呆板有失轻灵”[右掤];“以腰带动,由正前方向向右转体45度……”[扌履]:(《铎著》第26_1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