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新论

推手攻守注意

  在推手时要认识人体裆口与底盘、中轴的关系  “侧入,竖击”  “侧入”含有两种意思:一是“跟身到腋”,攻人侧翼;二是

2008-05-30 00:49

浅谈自学太极拳

  自学太极拳,首先要树立能够学好的信心与决心。有了信心与决心,再加上持之以恒地付诸实践,就会“有志者事竟成”。根据我的

2008-05-30 00:49

推手运动中的基本平衡状态

物体有三种基本平衡状态,即稳定平衡、不稳定平衡和随遇平衡。在力学上通常是用状似驱蛔虫宝塔糖式的锥形体来表示的。  (1)稳定

2008-05-30 00:49

推手中力点怎样才最好

作用点就是力点,这是现代力学通用名词。着力点和发落点那都是力点的俗名,是太极拳推手的术语。  但着力点与发落点稍有区别:

2008-05-30 00:49

推手“得横即得势”

得横,就是得着对方底盘的横面。任何人在推手运动中摆开步式站立时,他的底盘总是有较宽和较窄的一面。大家不妨站着试一试,如果

2008-05-30 00:49

陈式太极拳推手的方法

  陈式推手的基本步法为一进一退,也可以连续进步或连续退步。手法为掤捋挤按,称为四正手;每四手推过一圈即一进一退,进者为

2008-05-30 00:49

全身立体圆形运动太极拳有关的重要问题

  引子  全身立体圆形运动太极拳的注重的两大主要方面:一是身体的灵活性,进而带动体内气血良好的运行循环能力;二是心态的

2008-05-30 00:49

立体圆形运动太极拳口诀

  一、原理了解  科学合理简明性,高效速成安全性,  全面立体伸缩性,普遍特殊灵活性,  身心双修圆满性。  二、动作

2008-05-30 00:49

陈式太极拳推手(一)

陈式太极拳的双人推手方法,原来称为“擖手”或“打手”,是太极拳学派继承明代民间武术技击方法并加以发展一种独创性的竞技运动

2008-05-30 00:49

陈式太极拳推手(二)

自杨式太极拳盛行,把“擖手”或“打手”称作“推手”以来,“推手”已成为通俗的名词。推手是两人搭手,互相缠绕,运用太极拳运

2008-05-30 00:49

论太极拳的“中”

太极拳要求“尾闾中正”、 “中正安舒”、“不偏不倚”、“守中得中”等,看来,太极拳的“中”非常重要。那么,“中”在太极拳中

2008-05-30 00:46

对武术普遍问题思考之一

针对“有人提出既然我们的散打队员的腿部力量很大,在我们的打击下外国运动员没有一击中就打倒对手或KO对手是为什么呢?是不是看

2008-05-30 00:46

向世界推介中国传统文化价值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代代相传。“和为贵”的“和合”思想正是其中最具生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几千年中国社会发展的思想动

2008-05-30 00:46

“漯河杯”全国拳击精英赛隆重开幕

23日下午,市体育馆内座无虚席,气氛热烈。2006年“漯河杯”全国拳击精英赛暨第15届亚运会第一次选拔赛开幕式隆重举行。 

2008-05-30 00:46

如何制定以及更好地实施自己的训练计划

但凡练习武术之人,大多都会自己做一个训练计划,以保证自己技术以及体能的不断提高。而且恨不得把所有自己知道的训练内容全部罗

2008-05-30 00:46

换种方法练力

拳谚云“一力降十会”、“巧拿不如拙打”。这两句话道出了“力”在武术技法中的地位。然而,在练力的过程中,许多人会遇到难以突

2008-05-30 00:46

如何培养良好距离感

有些爱好武术的朋友在与师兄弟进行散打实战的时候,往往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就是当自己与对手保持警戒势站立时,明明看见对手近在

2008-05-30 00:46

练腿先从练膝起

中外很多武者进行腿法训练时。都是从压腿、踢腿、吊腿、劈又类的柔韧训练开始的。这类训练开始时难度高,痛苦大,又枯燥乏味.所

2008-05-30 00:46

老人练太极拳可防摔跌

俗话说:“吃饭防噎,走路防跌。”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和心血管病,不慎摔跌,轻者伤筋伤骨,重者卧床不起。如何防摔跌,太极拳是

2008-05-30 00:46

散打战术中的进与退

一个优秀的散打高手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综合素质,诸如力量、速度、柔韧或者各种各样的心理素质等等,而且无论是在训练还是在

2008-05-30 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