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搏击术无不重视招数、招法的运用,甚至把秘不外传的招数、招法当作看家之宝,奉若神明,认为招法神奇灵验是保持自门自
2011-09-13 10:35

陈长兴 , 字云亭,[1771年--1853年] .陈家沟陈氏十四世太极拳宗师.其父秉旺公与秉壬、秉奇二公得祖传拳术真传,弟兄三人互
2011-09-13 10:28

【新编歌诀】掤势贵在三点通,腰为源头通体松。捋势吸吞散化溶,巧用四两拨千斤。挤势避实横竖用,左为阳来右为阴。按势意念注命
2011-09-10 14:41

许多习练太极拳多年的人,因为不知道太极拳入门的标准,所以搞不清楚自己是否入门。更有甚者,认为只要拳龄长了,再加上勤奋刻苦
2011-09-10 14:19
决定物体平衡的因素,一是物体的重心,重心越低稳定性越高;二是物体的底面积,地面积越大稳定性越高;三是重心垂线,重心垂线在
2011-09-09 17:07

作者拳照 太极功夫包括养身功夫和技击功夫,两者统一方和太极之道。怎样才能练好太极功夫?概言之,一要明理,二要会练,三要
2011-09-09 17:05
用心打拳打拳时要用心来打,心动、神动。神动形自随,不要管形。只要神过去了,形自然就跟上了。如果把意用在形上,那就反而别扭
2011-09-09 09:34
得大自在太极拳是循着自然的道理,修证天地间之至道。天地间最基本道的是自然,最高的道也是自然。老子的《道德经》中说“人法地
2011-09-09 09:30

很多人看太极拳慢吞吞的,像是在摸鱼。心里想这种拳怎么能够打人?没有速度,也没有力量。 还有人看了太极推手,说“明白了,太
2011-09-08 11:29
技击,是太极拳的精华,没有技击的功夫,就等于有体无用,就不能称之为武术,练太极拳只有体用兼备,性命双修,才可达到武术之上
2011-09-08 10:50
太极拳锻炼的大架套路习练中有较多的弓步连续进步。“惟内之是求”地追求符合太极拳的理法要领来完成这种动作,从而正确地培养符
2011-09-07 14:16
初学太极拳,有的人会觉得膝关节疼痛 ,这是常见的现象,这种疼痛有正常与不正常之分。所谓正常的疼痛是因为运动量增大,两腿
2011-09-07 13:56
四两拨千斤“四两拨千斤”是形容太极劲的轻灵,不是真的用四两劲拨,是用自己的意气来拨。要想四两拨千斤,必须懂劲,动作轻灵。
2011-09-07 13:43
练成太极态练太极拳是用自己的身心演绎太极之理,练太极拳就是要把自身练成太极态。什么是太极态呢?怎样练成太极态呢?下面分步
2011-09-06 13:52

传统杨式太极拳的“起势”很简单,就是在两脚开立之“站桩”的基础上将两手向前平举至与肩同高,然后再略回收向下按至两胯的侧前
2011-09-06 11:55
“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是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中一句含义独立完整的重要成语。然而,从近代至今,许多人弄不清楚这句话的意思
2011-09-06 11:47
练习古老东方传统太极拳,在太极拳身法入门过程,需注重对“用意不用力”要领的理解与掌握.如:怎样学习不同层次运用意识的正确
2011-09-05 10:02
太极拳的步法,求其轻灵、稳健,提脚不蹬,是由脊背之气将脚提起,落脚无声,是由丹田之气将脚平松落地,如猫行虎步,松起松落。
2011-09-05 09:37
王宗岳《太极拳论》不只一次提到“懂劲”二字,首先提出“有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级神明”,在尾声又指明“阴阳相济方
2011-09-03 11:09
关于“机”太极拳论:“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这个机是什么?在古代,机字和几字通用。几,在这里指事物的
2011-09-03 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