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新论

浅论太极拳行拳走架中的身法

  太极拳的动作轻灵柔和,快慢相间,刚柔并济,舒展大方。迈步如猫行,运动如抽丝,蓄劲如张弓,发劲似放箭。静如山岳岿然不动

2012-03-12 09:10

心静体松是太极拳之魂

  心,是大脑中枢神经的的代名词,心想就是大脑在想, 就修练太极拳来说,心有所思才能意有所念,神有所会。静,即是心纯,大脑

2012-03-08 13:23

太极拳的核心是什么?

我们练习太极拳怎么样来着手? 首先抓住它的要点,万法归一,我们从一开始,不从一万开始,太极拳虽然是千变万化,还有个运动规律

2012-03-06 16:31

太极拳呼吸“出肾入肾”是真诀

呼吸是人们生理正常的生命现象,呼吸的强弱、快慢、大小、长短表示着人们身体健康的程度,呼吸有众多不同的方法,比如:顺呼吸、

2012-03-06 16:28

太极大学堂

太极大学堂

何谓太极?  太极是一个哲学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  太极图是对太极形象贴切的概括。从太极图上看,太极呈一圆,圆中

2012-03-06 11:48

“立身中正”是太极拳要贯穿始终的要领吗?

  长期以来,“立身中正”都是被当作太极拳的基本要领而出现在各种现代太极拳著作和教学要求中.最近出版的一本由余功保编写的《

2012-03-05 14:47

“慢练”太极

“慢练”太极

  在陈氏太极第十一代嫡宗传人、陈家沟太极拳学校校长陈小星眼中,外界对于太极拳仍存在不少误区。太极拳不仅仅是街头公园的老

2012-03-05 14:05

初学太极拳首先应从“正”、“松”二字入手

   所谓“正”,有两层含义。一是将套路、姿势练正确(这是起码的要求),二是身法要“正”(这点尤其重要)。   所谓“松”

2012-03-05 09:56

太极拳古典理论

太极拳古典理论

过去的太极拳理论都是文言文.而现代人 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又非常不够.对古文的学习也不够.这样,我们对拳论的理解就各有各的看法

2012-03-03 15:07

论太极拳三练三不练

根据前辈拳论三练三不练的练功法则,即练理不练力,练本不练标,练身不练招。 一、练理不练力。   “理”就是太极拳的道理、原

2012-03-03 12:20

陈正雷讲解陈式太极拳的呼吸与大小周天

陈正雷讲解陈式太极拳的呼吸与大小周天

  以外形引内气,以外形动作来引动。上升为吸,指手,好比起式,手上升为吸气,下降为呼;还有这个金鸡独立,手上升为吸气,下

2012-03-03 09:47

谈太极拳的“左手管左半身,右手管右半身”

  “左手管左半身,右手管右半身”至少应该是许多武术家严格遵守的共同规律,是几千年来无数先人毕生武术经验的结晶,也是太极

2012-03-02 15:48

用自身重量和虚实分明引动拳势

  “用意不用力”,已成为当今太极拳界的主流认识。但也有人反对:不用力怎能运动呢?王壮弘先生回答得好:“用重量不用力量。”

2012-03-02 15:25

太极松腰最简单的三种方法

太极松腰最简单的三种方法

  腰部通过训练,能松动如弹簧、灵活如柳条、通畅如江河,如是则肾的功能就会增强,人的精力就会旺盛,腰主宰一身活动之职能也

2012-03-02 14:32

心静,乃太极拳道修炼的基本功夫

  心静体松,是古往今来先贤和名家们对太极习练的真知灼见,是太极拳道修炼的基本功夫,也是太极拳修炼者所必需具备的条件和遵

2012-03-01 16:37

怎样做到“以腰为轴”

  一、以腰为中枢习练太极拳  1.了解腰部在太极拳动作中的重要性。  太极拳动作都是腰部向身肢运发辐射出来的,使各部相互

2012-03-01 15:03

太极拳的打法及其效应

笔者在《太极拳今论》一书的“自序”里讲过:“太极拳是在拙力(习惯力)引发弊病情况下产生的,因而,维护人体健康,是其主旨之一

2012-03-01 10:26

太极步

  步法是太极拳的重要组成部分,太极步是习练太极拳的重要课题,此前已有很多论述。现不冒昧把莪习练太极步的体会写出来与大家

2012-03-01 10:24

散打运动八大要点

散打运动八大要点

 武术中的散打是一项对抗性很强的运动,较其他运动项目更具危险性。以下是散打中的八大要点,仅供练习散打的朋友参考。一、临战

2012-03-01 10:12

太极拳的精髓---混元运动

  陈式太极拳在强调缠丝劲的基础上,上肢运动有朋、捋、挤、按、采、列、肘、靠八门劲别和通背劲、对称劲,中间有“胸腰运化”

2012-03-01 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