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新论

太极胯

太极胯

胯的作用表现在:它可以调节上下肢协调,是行气主要关卡,是孕育发生爆发力的源泉,是体重的承担者,是技击进攻的武器。 “胯”

2015-06-01 10:19

太极拳出现的断劲现象

太极拳出现的断劲现象

我们有些人在练太极拳时,时常会出现断劲的现象,这是什么原因呢?怎样来解决这些问题呢?   分析一下,断劲的原因主要有这样

2015-06-01 10:07

“气沉丹田”精义解

“气沉丹田”精义解

修练传统拳术攻防之道谁都知道:“气沉丹田德润身”的口诀。也都知道“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的道理。即气沉丹田的炼精化气,

2015-05-29 18:36

太极健康之阴阳调和

太极健康之阴阳调和

《老子》在四十二章中说:“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其意就是指万物的阴阳平衡以致万物阴阳运动的正常。这是宏观的阴阳调

2015-05-25 11:31

咏春拳手法教学之摊手和耕手

咏春拳手法教学之摊手和耕手

一、摊手摊手是小念头中日字拳后的第一个手法,也是咏春拳中配合实用最多的手法。在一定意义上讲,摊手就是松手放手之意,而在咏春

2015-05-25 11:22

眼法在太极拳中的作用

眼法在太极拳中的作用

太极拳的“眼法”,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大问题。“眼法”不是小法,而是**。练拳都讲究手眼身法步五个方面,“眼法”被排在第二位,

2015-05-25 10:59

太极拳的十层功夫

太极拳的十层功夫

欲得太极拳技之要秘,非有明师指点不可,入门后,还要动脑筋巧练苦练,日久方能学得真功夫。技击之道,师传各异,本无定法。武学

2015-05-23 14:21

陈氏太极拳的五大特点

陈氏太极拳的五大特点

纵观陈王廷创造的太极拳,有以下五个特点: 1.把拳术和导引、吐纳相结合。 我国古代的导引和吐纳,源远流长,在公元前几百年前的

2015-05-21 11:17

内功心法之秘要诀窍

内功心法之秘要诀窍

太极拳的内功心法之秘要很少形成文字,形成文字的东西永远表述不清身心的感觉和身心的独特体验。这些感觉和体验是内向性运用意识

2015-05-21 11:08

内家拳术如何“打熬筋骨”

内家拳术如何“打熬筋骨”

《水浒传》中描写好汉时,常说他们日夜“打熬筋骨”。这个词用得非常贴切。对于武学修炼者来说,在内要炼己养丹,在外则必须将筋

2015-05-21 10:53

陈氏小架的转关

陈氏小架的转关

小架的先定根基,操固内守,注意转关。招与招,式与式的过度阶段,就是练化劲的过程,这种转换的要领很重要。 我们平时打拳,向

2015-05-21 09:56

命门穴在太极拳运动中的枢纽作用

命门穴在太极拳运动中的枢纽作用

一、太极拳一身备五弓“一身备五弓”指的是身躯犹如一把弓,两手为两把弓,两足又为两把弓。五弓合力即为全身的整体劲。五弓协调

2015-05-20 10:54

王西安论太极之掤劲

王西安论太极之掤劲

掤劲是长期演练太极拳产生的内劲形于外的一种劲别形式,也是在练拳第一阶段练精化气的结果。 太极拳在演练时处处采用螺旋缠丝劲

2015-05-20 09:57

难得一见的太极心法

难得一见的太极心法

练习任何一个拳式动作,都要将身体分阴阳,分虚实,有开合,即有放大缩小。身体左边缩小,则右边放大;右边缩小,则左边放大;上

2015-05-19 10:23

林墨根话练拳之松

林墨根话练拳之松

太极拳爱好者听到最多的话语是“松”,因为心静体松是练好太极拳的必要条件,太极拳总的要求是在身心俱松上下功夫。从太极拳的最

2015-05-18 09:43

李雅轩话练拳之松

李雅轩话练拳之松

太极拳爱好者听到最多的话语是“松”,因为心静体松是练好太极拳的必要条件,太极拳总的要求是在身心俱松上下功夫。从太极拳的最

2015-05-18 09:30

五招让你“轻松”练太极

五招让你“轻松”练太极

  打太极拳的人都知道,打太极拳时要做到全身放松。放松,对打好太极拳至关重要。太极拳有养生和搏击两大功能。从养生的角度讲

2015-05-16 10:50

陈氏小架拳没有裆劲何来丹田

陈氏小架拳没有裆劲何来丹田

  小架太极拳最后就是练丹田,丹田的爆炸力就是小架的寸劲。小架是要先有裆劲才有丹田,层层递进,裆劲的前提就是开裆,没有开

2015-05-16 09:46

陈氏小架内功高级阶段——收视返听

陈氏小架内功高级阶段——收视返听

  陈氏小架陈鑫有句至理名言:天地元始,无极太极。理不明,延明师,路不明,访良友。调养气血,扫除妄念,卸浄浊气。先定根基

2015-05-16 09:39

太极拳之懂劲与内劲

太极拳之懂劲与内劲

  太极拳论云:“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可见“懂劲”在太极拳修炼中承前启后,至关重要。那么,“懂劲”之“

2015-05-14 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