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新论

体悟太极拳六松

杨式太极拳泰斗杨澄甫先生曾说过:“一个松字,最为难能,如果真能松净,余者末事耳!”杨式太极拳名家郑曼青先生说:“第一就是

2008-05-29 22:56

体悟太极拳六松

杨式太极拳泰斗杨澄甫先生曾说过:“一个松字,最为难能,如果真能松净,余者末事耳!”杨式太极拳名家郑曼青先生说:“第一就是

2008-05-29 22:56

研究推手

一九二三年在上海从陈微明先生初学太极拳,陈先生和他老师杨澄甫一样,最喜用绷、挤两势进逼;但不发劲,使我滞在一个通身不得劲

2008-05-29 22:56

学练太极拳怎样观看教师示范

观察教师示范是初学者学习太极拳的重要途径。怎样观察示范呢?俗话讲“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如果观察不得法,可能只能看“

2008-05-29 22:56

太极拳功夫登堂入室的必由之路

太极拳强调的是“以柔克刚”“以弱胜强”,正是由于出自这样的宗旨,才创造出这种把技击上升到了艺术境界的“武艺”。每一种技艺

2008-05-29 22:56

太极拳运动中肩肘关节角度的变化

太极拳运动中肩肘关节角度的变化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0年第1期第15卷 传统医学与康复作者:孙绪生单位:孙绪生(上海师范大学体育系,200234)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

2008-05-29 22:56

谈太极拳技击中的“舍己从人”

太极拳在推手和散手技击中的战斗方针可概括为四个字:“舍已从人”。“舍已从人”。这是总法、总纲。你要打我,一般的应付办法是

2008-05-29 22:56

李氏太极拳养生健身内功心法(上)

李氏太极拳养生健身内功心法(上)

作者简介:马金龙,1934年生于北京,自幼酷爱武术,而太极拳更是一生当中之最爱。先从师高瑞周先生学习李式太极拳。后又跟随王培

2008-05-29 22:56

身备五弓 腰如反弓

历来太极拳家都非常强调腰脊的重要性,并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如《论五字妙诀》中“紧要全在胸中腰间运用,不在外面。……力从人借

2008-05-29 22:56

太极拳搏击之道(下)

查阅太极拳搏击之道(上) 当今的太极拳推手重死步(不动步)轻活步、只推不打,亦是不利于博击实战的大症之一。 笔者在网上看过诸

2008-05-29 22:56

随荣华丰老师学推手(之五、之六)

查阅随荣华丰老师学推手(之三、之四)随荣华丰老师学推手(二)跟荣老师学推手的心得(之一) 之五——训练与实战 我的老师常跟

2008-05-29 22:56

“花甲”练拳也不迟

我今年62岁。我是在59岁时开始学练太极拳的。在没有练拳之前,身上已患有几种慢性疾病,例如肝脂多,前列腺肥大等。肩周、炎、风

2008-05-29 22:56

太极拳内修门径之管见

太极拳可以说是用心灵感悟和肢体表达的生命哲学。其每一念、每一招、每一式,无一不是对天人关系的诠释,无一不是对生命本体的解

2008-05-29 22:56

练太极拳须明【三节】

太极拳谚日:“上节不明,无依无宗;中节不明,满腹是空;下节不明,颠覆必生。”拳论用反意阐述了明白三节的重要性。只有明白了

2008-05-29 22:56

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六要领

陈式太极拳看似无奇,实则精妙,要求非常严格,习练者多不得要领,或半途而废,或习练十数年毫无建树。笔者通过近二十年的习练与

2008-05-29 22:56

科学解读太极拳论

在太极推手中,运用“沾粘连随”技艺,不丢不顶,其中体现了摩擦力的存在与运用。 太极推手中的擒拿发放技巧,体现了杠杆原理。

2008-05-29 22:56

太极放松真谛(1)

练太极拳要讲大松大柔,有人甚至将松柔强调为太极拳的灵魂,这是有道理的。“要松,要松,要松,初学太极拳要从缓慢松柔入手。”

2008-05-29 22:56

“有气者无力”别解

在一次太极拳大会的间隙,有位师侄问我“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怎么讲?我当即表示:“我也没有搞清这两句话的意思。”并非我

2008-05-29 22:56

武禹襄拳论

打手要言    解曰:  以心行气,务沉著,乃能收敛入骨,所谓"命意源头在腰隙"也。  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 "变

2008-05-29 22:56

太极拳是慢练的?

  太极拳主要训练手段为什么要慢练?在经典理论著作中,并未有专门讨论过这个问题,慢速度地练习太极拳架子好像是天经地义的,

2008-05-29 2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