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当代新论 > 练太极拳须明【三节】(正文)

练太极拳须明【三节】

2008-05-29
核心提示:太极拳谚日:“上节不明,无依无宗;中节不明,满腹是空;下节不明,颠覆必生。”拳论用反意阐述了明白三节的重要性。只有明白了...
  

太极拳谚日:“上节不明,无依无宗;中节不明,满腹是空;下节不明,颠覆必生。”拳论用反意阐述了明白三节的重要性。只有明白了解“三节”的内涵、作用与要求,以及“三节”的相互关系,才算初步明白三节,进而求三节,太极功夫才能倍增。

一、“三节”的内涵

三节是指人的整体或局部切分为三段的表述。可名为上、中、下,或称之为梢中根三节。

拳论所指,人整体三节分法为:头部为上节,或为梢节,指头顶至咽喉之间;胸腹部为中节,包含咽喉至下丹田之间(下丹田为地户,也称会阴穴);腿部为下节,自大腿根至两脚趾之间,即为根节。局部三节分为:以中身言之,胸为上节,腹为中节,丹田为下节;以臂言之,肩为根节,肘为中节,手为梢节;以手言之,腕为根节,掌为中节,指为梢节,以腿言之,胯为根节,膝为中节,足为梢节。类推此理,从头到足,各有三节。

二、“三节”的作用与要求

(一)上节。以人的整体而言,上节在头,明上节须研究头部组成的各个器官,从器官各自的共性功能来谈它对人体运动的作用。

大脑是指挥人体运动的总部。大脑的思维判断失控,动作必然无依无宗。意发源大脑,意识层次高低也决定大脑,太极的练意就是练习大脑的思维。

头部还有眼耳口鼻4个器官,眼耳、鼻的职责是获得信息。通过观、听、嗅收集情报,然后反馈给大脑总部,由大脑判断并做出反应。眼睛主观,耳朵主听。俗话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其理强调了眼耳的功能。

鼻是呼吸器官,除能辨别气味外,通过有节律的呼吸调节,就能促进身体健康,增气在吸,行气在呼,这是求功配合呼吸的要求。

口是进食的器官,也是辅助的呼吸器官,它可以加速肺部换气能力。

练功时上节的要求:虚领顶劲,固定大脑位置,头不准歪斜、俯仰,端正自然;眼随手转,光线四射,眼神兼顾上下左右,并用眼的威慑作用帮助技击;口唇要轻闭,齿要轻合,舌尖抵腭;鼻应规律地呼吸,兼负增气、行气之责;耳要静听身后,兼顾左右,随着百会穴的虚领顶劲,耳尖虚领直竖,但耳根须松沉,使之上下对称,结合神舒体静,久练,听觉自然灵敏。

(二)中节。人体前面的胸部与腹部,身后的背、腰、臀都属中节。

拳论讲:“中节不明,满腹是空。”指的是中节腹部练习最为重要。腹部不空则要求有一定“气沉丹田,气宜鼓荡”的功夫。这是练太极拳求内功的原则。求功程序为:先外后内,以内催外,首先研究外形的姿势正确,努力达到尾闾中正,沉肩坠肘,含胸拔背,塌腰落胯,提裆收臀。内部应追求内动,内气,内劲。采用有规律的逆腹式呼吸。借环境帮助,促进新陈代谢,吸氧呼氮,吸清气进肺部,转化为气流,先流注丹田,然后呼气产生腹压的动力,随意导将气流送至四梢。这是里动外发的做法,内动应做两点:

1、练架熟练后,逐渐地把每一个姿势巧妙结合腹式深呼吸,使腹部的膈肌升降活动和胸部的肺呼吸活动协调进行,并逐渐加深,使胸背部和腹部肌肉在弧形松沉转动中,也获得细密锻炼。

2、凡动作欲向何处,先将内脏器官做好动向安排,做好加速准备,以带动外形的划圆出方,切记“里边不动,外边不发”的原则。使内脏器官不断地作轻微的自我按摩,压挤和转动,从而使肌体内层也获得细密精确的锻炼。

(三)下节。拳论日:“下节不明,颠覆必生。”下节是由胯、裆、膝、踝、脚趾组成,下节的功能作用共性为,承担体重,保持平衡,个性就是它们的技击功能。

学者练胯须知放松。能平行松转,也能上下松胯导劲。胯与裆是连带组成的,裆部要求开合,圆撑,腰胯松沉,臀部内收,裆劲自足,’膝盖垂弯90度,踝关节上下左右转动要灵,脚趾要平实踏地,脚心甬穴应空,十指发劲时应抓地用力。

下节的技击作用:胯裆转换是技击增速加力的关键,练时依拳理求练,贴身能用胯打破对方重心。拳论指出:“远可用足,近可用膝”。拳理说明了下节的武器使用各有不同,远可用蹬、踢、弹、踹、扫、里合、外摆等法,近可用钩、挂、克、踩、跺等法,先练下节对下节的攻守,再练下节取中上节部位。无论做何技击动作,须明阴阳辩证之理,才能求达太极真谛。

三、三节相互关系

梢节为首为头,为首是指它是人体运动的指挥部;为头指它是进攻的先锋,拳论讲的六进之首,就是讲技击时,头应先进。中节为腰为主宰,腰部丹田是人体中心、重心、力源所在,太极内功多指腹内的功夫,它是技击的关键。下节有稳定重心,维护平衡之功能,为达到根深叶茂之功,练时,架势应放低,要上虚下实,巧走五行步,迈步如猫行,“落脚能生根”。

总之,要明三节内涵,知三节作用,懂三节关系,要以拳理循序渐进行求三节劲,技击时梢节领,中节跟,根节催,并能做到首尾相应。严守当中,百会虚领,呼吸增功,守规求功,勤练理通。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461.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