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太极拳爱好者练拳数年,却毫无太极拳的味道,动作多以四肢的僵硬曲伸而毫无腰脊的盘带;一搭手非丢即顶,胡抓乱拔,毫无沾粘
2015-07-18 16:01
有拳友问: 为何练拳要具体到精细的角度和规范?杨大卫老师答: 练拳本身是一门精微的技术与艺术。所有的精细化指标都是有因果关
2015-07-18 15:31
(13)以道家北派理论为基础,讲究清修为本“天地大阴阳,人在中间藏,本身就具足天地大衍之数,人本身就自然之丹,不需象功家南
2015-07-18 11:10
有拳友提问:有说虚灵顶劲,有说虚领顶劲,又有说虚灵定静。究竟哪个对,或者怎样才对?何解? 答一:虚灵和虚领,前者是状态的
2015-07-17 09:57
关于步法,在武林界中有一句话叫“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师父。”以此提示步法的重要性!中国传统武术的步法训练决不象现代搏击(如
2015-07-17 09:44
打拳时,有的人就会断劲,特别初学者。尤为小架拳。 断劲是思想意识没有把一套太极拳看成是一个整体,而是当成了一个一个单独动
2015-07-16 15:41
何谓中正?广义地说,由不同原则。思想甚至可以是互相对立的矛盾的双方,融通协调,最后产生一个恰到好处的点。这点能满足不同方
2015-07-16 15:06
(7)文学底蕴深厚。拳法口诀朗朗上口,既有合辙压的特点,又有抒发感情的一面,生动形象,便于记忆。例:“揽扎衣立势高强,丢
2015-07-16 11:37
大极拳要求浅们“一身备五弓”。古代陈式太极拳理论家陈鑫公有诗云:击首尾动精神贯,击尾首动脉络通,当中一击首尾动,上下四旁
2015-07-15 11:12
以身带手、以气变手、以意变手的太极拳浑身都是手的练习方法! 我们打太极拳只有做到不单单只动手才能做到气血由脚而腿而腰,完
2015-07-15 10:38
李经梧老先生拳照一、以意导动,不用拙力 人体的任何动作,都是意识支配的。练习太极拳的全部过程,也要求用意识引导动作,把
2015-07-14 11:04
“以腰胯带动四肢” 这个技术要求是“一举手,一投足,皆是太极”的重要内涵之一,太极拳的每一招一式,一切运动之主宰皆由腰胯
2015-07-14 10:51
我在少年时就爱好太极拳,承杨澄甫老师的启迪和教诲,不敢说有多大心得,不过,七十年来从未间断过。正因坚持不懈,认真练习太极
2015-07-14 10:31
折叠两字最早在武禹襄的《十三势行功心解》中出现:“往复须有折叠(迭),进退须有转换。”武禹襄未对此作解。郝月如:“太极拳有
2015-07-13 10:59
欲深研太极拳艺,以用于推手、技击,听劲是最好的学练内功的手段,而喂劲是老师培养学生具备柔化听劲能力的最为重要的方式。听劲
2015-07-11 10:26
如何理解“腰似车轴”“气如车轮,腰似车轴”是太极拳的基本要求之一,单从字面上理解并不困难,但欲付诸实施,似乎未必尽然。要
2015-07-10 10:26
太极拳双脚虚实转换 步步猫行足履冰 虚实渐变脚双轻 练习太极拳必须要紧记一个“松”字,这也是内家拳和外家拳的根本区别之一。从
2015-07-10 09:50
“太极浑身都是手”一词,是太极拳先辈在长期太极走架中的经验总结,它与“人体处处皆太极”中第二层含义相互融贯,同出一源。人
2015-07-09 11:05
(1)根据周易原理而编者按造设计。例如:108这个字是根据七十二地煞,三十六天纲,合起为108式,另外拳法路线图也是按照道家周
2015-07-09 09:54
一、开裆要求 1. 开圆,伎胯根撑开,两膝微向里扣。 2. 会阴虚虚上提,裆虚转动就显的灵活、灵动。 3. 开裆贵圆,不可变形,造
2015-07-09 0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