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当代新论 > 陈氏太极拳裆法训练(正文)

陈氏太极拳裆法训练

2015-07-09   中国太极拳网   陈瑜 贾辉
核心提示:一、开裆要求 1. 开圆,伎胯根撑开,两膝微向里扣。 2. 会阴虚虚上提,裆虚转动就显的灵活、灵动。 3. 开裆贵圆,不可变形,造...
  
 
一、开裆要求

      1. 开圆,伎胯根撑开,两膝微向里扣。

      2. 会阴虚虚上提,裆虚转动就显的灵活、灵动。

      3. 开裆贵圆,不可变形,造成时开时闭,造成内气中断。

      4. 仅防“坐裆”变成死裆,影响裆的灵活性,裆在太极拳运动中,与开胯紧密配合。

      5. 开胯与开裆的区别:

      (1)胯指小腹部与大腿的连接处,俗称大腿根,即股骨头与髋骨臼衔接处。

      (2)开裆会阴前、后、中部,中医叫海底穴部位,包括两髋骨底部问隙。此部是任督二脉衔接处,即下丹田基部。

二、裆法分类

      1. 裆走上弧

      2. 裆走下弧

      3. 裆走后弧

      4. 裆走前弧

      5. 裆走“∞”弧

      6. 裆走圆弧

正确裆法:

      标准——圆裆,扣裆,开胯,泛臀,内撑外裹,沉稳有力,松沉。

错误裆法:

      荡裆(低于膝盖)

      尖裆(站直练拳所致)

      顶裆(一边开一边顶)

      坐裆(蹲的低,但裆不内撑,中间不开)

      敞裆(外八字脚,膝外掰)

      撮裆(双膝内扣过度)

      丢裆(丢掉裆法,不能保持开胯圆裆,没有开胯开裆意识,时有时没有)

      提裆(缩肛,提气,提重心)

      半裆(一半正确,一半错误,例一半开一半外八字,一半开,一半顶等)

三、裆法训练

      1. 一部分同开胯练习相同(略)

      2. 金刚捣礁

      3. 第二金刚捣碓前半部分

      4. 白鹤亮翅

      5. 兽头势

      6. 当头炮

      7. 掩手肱捶

      8. 小马步桩

      9. 单鞭定式

      10. 大马步裆走后弧

      11. 小擒打

      12. 大马步起蹲

      13. 起势

      14. 负重站桩

      15. 卯西周天功

      16. 靠墙坐

四、裆与腰的配合

      裆在陈氏太极拳运动中与腰要配合好,活腰要松裆,塌腰应开裆,拧腰要扣裆。

      陈氏太极功法作用:

      1. 易筋经以易筋增力

      2. 洗髓经以洗髓易骨

      3. 和血功以和血、净血、醒脑

      4. 桩功以填髓强肾,增混元气

      5. 丹功以聚能延寿,抗击

      6. 关节功以拉筋松骨,通气(真气)

      7. 基本功以正形安内脏

      8. 拳架以运气协调手眼法步,增柔摧僵,增内功

      9. 推手以懂劲知彼,明阴阳

      10. 散手以致用搏击自卫

      11. 走圈以灵身,移身换影练身法

      12. 改拳以精形,描太极

      13. 捏架以骨臼对榫,定结构外形,内气通路

      14. 缠丝功以通经络,活气血运化外力,体现阴阳

      15. 单式功以擒拿弹抖,明招法,实战

      16. 虚实功以通阴阳变化,全身是拳,全身拳拳服膺

      17. 太极棒以强梢节,全身螺旋提高擒拿能力,练胸腰折叠,提高化解能力。

      18. 太极球功以内转混元球,增强爆发力,化解力

      19. 太极杆以增强腰、腿、臂力

      20. 坐桩以练性、炼丹,性功(静以全神,明心见性,修性开悟,了彻生死)。

      21. 呼吸法以通大小周天

      22. 意功以调内气,意念击人

      23. 眼功以练脑,定身法

      24. 劲别变化以明力点变化(含意变化)

      25. 桩上功以练心、胆,脚下有跟

      26. 百把气功以增指力

      27. 太极尺以练心意气内三合,养气益寿延年。

      28. 学拳论以明理正见

      29. 负重功以增全身反弹力

      30. 试力功以体认全身劲别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17397.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