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新论

赞“神气运行歌”

神气运行歌 气如长江水,滔滔向东流。来之涌泉穴,路径脊背过。来到泥丸宫,回到印堂穴。心意将气领,从不稍离别。譬如右拳举,意

2009-09-11 22:16

“腰脱”自然恢复预防功法

腰间盘的损伤由以下几个方面造成:1 、肾功能的降低使间盘滋养受阻,钙的缺乏,功能性减退受外力不当引起间盘突出。2 、劳作姿势

2009-09-11 22:15

用太极赶走亚健康

用太极赶走亚健康出处:时代商报时下,白领工作压力大,不少人处于亚健康的状态,亚健康不仅从身体上给人带来痛苦,更让很多女性

2009-09-11 22:13

陈式炮捶锻炼十八要领(二)

10.沉肩垂肘塌腰落胯沉肩坠肘 沉肩垂肘塌腰落胯沉肩坠肘是太极拳的重要法则之一。在松肩的前提下要求沉肩,在沉肩下要求坠肘。沉

2009-09-07 04:51

陈式炮捶锻炼十八要领

1.心静用意身正体松   思想安静集中,始终用意引导动作。保持身躯正直,头顶百会穴至裆中会阴穴上下对拉成一条垂直线。用意引

2009-09-07 04:49

【视频】吴颖锋谈太极拳的动作要领与人生修为

【视频】吴颖锋谈太极拳的动作要领与人生修为

2009年8月30日,陕西省武协副秘书长、西安陈式太极拳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吴颖锋先生在2009河南国际太极拳文化研讨会上的论文阐述。

2009-09-06 07:31

规范行拳才能防病治病

规范行拳才能防病治病

太极拳治病功理探作者与恩师马虹在一起 笔者练习太极拳十年有余,起初只是为了追求博大精深的太极拳搏击功夫,对太极拳治病养生

2009-09-02 18:52

 太极修心浅论:<勿忘勿助>显真功

太极修心浅论:<勿忘勿助>显真功

作者拳照 太极拳修心的过程,是去浮弃躁、修身养性、进而达到无为无不为的境界的过程。为什么在追求太极真谛的修炼人群中,浅尝辄

2009-09-02 02:58

掤劲之我见

掤劲之我见

大凡习练太极拳者,都知道拥劲为太极八劲(拥、捋、按、挤、采、挒、肘、靠)之首。但是,掤劲到底是什么样的劲道?它的内涵是什么?

2009-08-21 04:01

武式太极拳之特点

武式太极拳之特点

作者孙建国武式太极拳属太极拳系中的中小架式,又称中捋架。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一、拳架小巧紧凑 武式l太极拳的创始人出自于书香

2009-08-12 02:23

和式太极拳的中正与技击

和式太极拳的中正与技击

技击是中国传统武术的灵魂,也是众多研习者数年苦求的主要目标,太极拳尤其如此。但要想在技击上追求随手应物、来犯者应手立仆的

2009-08-11 07:29

太极推手的价值

太极推手的价值

  推手是太极拳所独有的其它拳种也有对练.也有攻防练习.互相喂招,锻炼击打与抗击打能力.从而提高搏击技艺。但太极拳却是唯

2009-08-08 05:56

我对习练太极拳时发生膝盖疼痛的见解与建议

我对习练太极拳时发生膝盖疼痛的见解与建议

编者按:本文作者申小建,1978年出生于太极拳发源地河南焦作温县,从小受祖父(现94岁)习练陈氏太极拳的熏陶。少年时接受过少林

2009-08-06 02:43

孙式太极拳基本桩功练法

孙式太极拳最基础的桩功分为两种站桩功法。一是无极式,一是三体式。   无极式站桩功练法:起点面向正方 (早晨要面向东方),身子

2009-08-04 01:08

浅谈太极拳发劲时腰部受伤的原因及对策

浅谈太极拳发劲时腰部受伤的原因及对策

  陈式太极拳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太极阴阳理念为核心思想,集强身健体、修心养性、技击对抗等功能为一体的运动。数百年

2009-08-04 00:09

太极擒拿中的内劲走向

  中国武术中拿早已有之,一般称为擒拿。按字典的解释擒拿是用强力捉住对方。  在中国众多拳术流派中,几乎都有擒拿技术,也

2009-08-03 06:02

太极拳的搭手

太极拳的搭手

搭手是两人攻防,缩小空间距离,力点相交的动作。不论是推手,还是散打,都要有搭手动作。 怎样研练搭手呢?应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2009-07-22 06:26

陈式太极拳对腹部的要求

陈式太极拳对腹部的要求

作者拳照腹部位于人体胸廓下缘和盆骨之间。陈式太极拳对腹部的要求是合腹部是丹田所在的地方,丹田是中气归宿的场所。陈式太极拳

2009-07-22 06:20

陈式太极拳中的外三合

陈式太极拳中的外三合

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所谓负阴抱阳主要说的是合字。陈式太极拳要求明其阳而注其阴知其开

2009-07-22 06:10

试论太极功夫

试论太极功夫

  其实,本人是没有资格谈论这个题目的。我常说:本人一不姓陈、二没有什么功夫。可谓一介文弱书生出身,年轻时又患多种疾病,

2009-07-20 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