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搏击术,以太极阴阳(实质是矛盾对立统一)理论为指导,取老子“有无相生”、“无为而无不为”之意,效兵家“知己知彼,百战
2008-05-29 22:59
太极拳拳论中有“力由脊发”之说,不发力无以为拳。 现在人们虽然可以把太极拳当成健身养生术去练,但太极拳不仅仅是单纯的健身
2008-05-29 22:59
太极五行捶是清末民初的武术大家李瑞东先生所创李派太极“天、地、人”三盘拳之中的人盘拳。李派太极内容丰富,是根据“河南蒋派
2008-05-29 22:59
推手中的随便 跟老师学推手,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那就是——随便。这也是老师的口头禅。一伸手便说随便。然后你便怎么也推不了
2008-05-29 22:59
太极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标志,如果用理性与否进行区分,太极文化当属文化中的理性层面。太极文化由来已久,它兆端于西周时西伯所
2008-05-29 22:59
编者:何谓太极拳的“舍己从人”?这是前贤留给我们的一个难解之谜。南京李应昊先生,依据自己所学、所识、所见,对此谜破解如下
2008-05-29 22:59
动作 十五、懒扎衣 1.撤左脚,坐实的同时,左手腕里裹至手心向上,右手自胯部前伸至左手上面,手心向下,与左手配合如共同抱球
2008-05-29 22:59
各种锻炼方法中,太极拳效果非常好,兼顾身心、锻炼内外。太极拳经过长期历史阶段的发展,今天已经非常成熟,非常全面。然而
2008-05-29 22:59
中国古代道教内丹学者认为,太极拳是直接以大脑为首要对象的健身锻炼方法,本来就是通过对“心”(即大脑,古代认为心是思维器官
2008-05-29 22:59
松活弹抖的爆发力是陈式太极拳的精华,也是陈式太极拳与其他太极拳的主要区别之一。 众多的太极拳爱好者对发劲都很喜欢,
2008-05-29 22:59
太极拳作为一种拳术,技击格斗是它的本质功能,其它功能都是为技击服务的,或是在技击功能基础上的引申和转化。尽管人们可以把太
2008-05-29 22:58
双重为病,干于填实,与沉不同也。 双沉不为病,自尔腾虚,与重不一也。 双浮为病,只如飘渺,与轻不例也。 双轻不为病,天然清
2008-05-29 22:58
武禹襄"打手要言"前面十段話,從"以心行氣"到"意氣君來骨肉臣也",完全是在解說"十三勢行工歌訣"的內容,後面則是武禹襄修鍊太極
2008-05-29 22:58
拳本不分内外家,杨氏太极拳始于杨露蝉前辈。由于学拳不易,(传说杨先生三下陈家沟先后用了十八年工夫)所以在传授时,就难免保
2008-05-29 22:58
中国的武术源远流长,在绚丽多彩的武术百花园中,太极拳可称之为一枝奇葩。它以独特精妙的练功方法,让人们在技击、健身、长寿上
2008-05-29 22:58
从来武术家,得有妙法。多秘不示人。所谓传子不传女也。然子未必皆肖而贤。以致屡屡失其真传。倘或有得意弟子乃传其法者。亦
2008-05-29 22:58
二十世纪至今中国武术史上经历了两个社会转型 二十世纪开始,一直到今天,这整整一百多年中,在中国武术史上经历了两个社会转型
2008-05-29 22:58
在学习太极拳的过程中要想真正掌握要领,获取完整的健身效果,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第一、关键是找好老师: 学习运动技
2008-05-29 22:58
在医疗保健方面,以内气运转为内容的缠丝法,有利于疏通经络,增强脏腑功能,锻炼肌肤、骨骼和关节。出劲缠丝着重疏导手三阴和足
2008-05-29 22:58
太极拳缠丝法要求周身内外密切协调,需要经过长期练习才能掌握。开始,应着重练习一手或一足的缠法,在意念的引导下,一只胳膊或
2008-05-29 2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