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新论

太极经典之人身太极解

人之周身,心为一身之主宰。主宰,“太极”也。二目为日月,即“两仪”也。头像天,足像地,人中之人及中脘,合之为“三才”也。

2008-05-29 23:11

太极拳与“千斤坠”

《水浒传》第二十七回《母夜叉孟州道卖人肉武都头十字坡遇张青》内有一节展示武松“千斤坠”功夫的文字令人拍案叫绝:武松把眼来

2008-05-29 23:11

太极拳身法之研究---王志远

所谓身法,即身体主导权衡拳势动态的组织法则,陈鑫说:“打拳原是备身法,身法有正有斜,有直有曲,有顺有逆;有偏前,有偏后,

2008-05-29 23:09

太极棍的基础知识

手型 1、立掌:五指自然伸开,呈瓦垄状,向上竖起。 2、亮掌:五指自然伸开,呈瓦垄状,手心向上。 3、摩掌:五指自然伸开,呈瓦

2008-05-29 23:09

太极思维 协调身心——太极拳基本功述略(6)

学练太极拳,不应仅仅满足于掌握太极拳套路,而应把精力放在探索太极拳的规律上——把握、掌握、拿住太极拳之放大、缩小、螺旋、

2008-05-29 23:09

太极拳[身型]的的要点及作用

本人喜爱太极拳运动并投师学艺多年,对太极拳在健身方面的作用深有感受,练拳2年多时间里,我的慢性支气管炎基本痊愈,性格也渐

2008-05-29 23:09

传统太极拳散手接技论艺说劲

拳属武人于兵,兵者战之用,用之有法。太极拳概莫能外,其为拳不能不武。作为一个真正的拳者,习练太极拳就不能止于健身养生,还

2008-05-29 23:09

杨班侯太极拳提腿拳架的练法(1)

杨班侯提腿拳架是一套杨派早期拳式,独具特色,流传于河北永年广府镇。提腿拳架是练习腿功和桩功的拳架,每个动作都要将一条腿收

2008-05-29 23:09

跟荣老师学推手的心得(之一)

弹指间,我练太极拳推手已有一年的时间,一年来收获颇多,用老师的话讲就是:全给干货,一点水分也没有,全走直路,一点弯路也没

2008-05-29 23:09

太极拳的精神元素

越来越多的人对太极拳运动发生兴趣和勤学钻研,真是可喜可贺。 因为太极拳是最有效的养生功夫之一,更是顺乎自然的自我发生导引

2008-05-29 23:09

马国相论太极拳的技击要素

技击是武术的灵魂,是武术的对抗形式。长期以来,武术在宗教及民族虚无主义思潮影响下,迷信与玄学参入其中,技击被蒙上了神秘的

2008-05-29 23:09

保护太极拳打击伪太极

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社会是在不断创新中发展进步的,太极拳也是这样。近年来,我国太极拳运动发展迅猛,无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国

2008-05-29 23:09

拳势拆解是学练太极拳的重要阶梯

拳势拆解是学练太极拳的重要阶梯

我是一名武术爱好者,在孩童时期就对武术产生了兴趣,开始了压腿、踢腿、窝腰、劈叉等基本功练习。在上世纪70年代,学习了国编套

2008-05-29 23:09

起势的练习与应用

说起太极拳格斗。大多数人都抱有怀疑态度,也有人会嗤之以鼻。毕竟张三丰、杨无敌等英雄大侠的高深莫测的武功,我们都是从书本或

2008-05-29 23:09

正俯不同皆太极 千姿竞秀各芬芳

武术与书法一样,都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内含的道理却是相通的。观诸家法帖,尤其是米芾与王铎的

2008-05-29 23:09

太极松腰:最是便捷别轻视

在太极拳经典文献中,有关松腰的论述有许多,如“腰为驱使”、“源动腰脊转股肱”、“刻意留心在腰间”、“诀窍以两腰之中,两肾

2008-05-29 23:09

太极拳的基本功(太极缠丝劲)

  太极缠丝劲是陈氏太极拳的重要劲法。其他流派的太极拳虽没有特别强调螺旋运动中的缠丝劲,但在技击中同样含有螺旋劲法。只是

2008-05-29 23:09

旋睛运目法

武术谚语云:“眼为心中之苗。”在彼此的对抗搏击中,从对方的眼神中就可窥知其拳式变化的动机。拳谚日:“低手比拳脚,高手比眼

2008-05-29 23:09

武式太极拳的"起承转合"与"起承开合"

武式太极拳动作简洁紧凑、小巧灵活、虚实分明、连续顺随,讲究意、气、力与拳势的相互融合,是一种集技击、健身、修身养性功能为

2008-05-29 23:09

练好太极拳 基本功是必经之路

太极拳作为老少皆宜的健身运动被广为传播,既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又达到了健身的目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如何练好太极拳

2008-05-29 2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