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文化之所以声名远播,与其功夫深厚且表演性极强、极具观赏性的少林武术无法分割。今年以来,武当山全力打造道教文化产业,提
2008-05-29 23:53
本书是郑曼青先生晚年所作,是为无师自习者而写,故名《自修新法》,是作者“四十年心力所铸之结晶”。 本书要目是: 去三病 小
2008-05-29 23:53
多年来笔者致力于心意形意拳的早期历史的研究,自拙作《(六合(心意)拳谱·乾隆十五年序)出处考》发表后,蒙前辈和朋友们不弃,又
2008-05-29 23:53
太极拳的拳理、拳法中,容纳了祖国传统文化的多个层面,诸如“阴阳五行学”、“天人合一”的养生学、传统中医的“气化论”和“经
2008-05-29 23:53
关于“内家拳”的含义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指传自道教“武当派”的拳种,二是指在练拳的同时练内气运行的拳种。本文仅从第二种说
2008-05-29 23:53
“螺旋缠丝”四字对练太极拳者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它的真正用意何在呢?这对众多练拳者来说又是一个非常迷茫的概念,但是这种迷茫
2008-05-29 23:53
在以前写的体会中,我是将太极拳运动中的几个主要运转环节,像给汽车解体一样把身体拆开论述的。其实在身体的整体运动中,哪一个
2008-05-29 23:53
可以说“已尽含太极精蕴”。由起势入手,通过渐修顿悟,掌握其窍要,再由此切入,即可进入太极拳殿堂。可惜很多太极拳爱好者对
2008-05-29 23:53
太极拳练到较高级的阶段时,身体会产生悬空般的高大之感,全身好似一个庞大的气球。有了这种感觉,便可达到行气自如、活似车轮的
2008-05-29 23:53
太极拳推手和技击的练习必须经过的四个阶段: 一、训练承受力。今习太极拳者,大多抵挡不住练快拳的或学摔跤的,有些习者认为功夫
2008-05-29 23:53
太极拳在推手和散手技击中的战斗方针可概括为四个字:“舍已从人”。这是总法、总纲。 你要打我,一般的应付办法是挡你、躲你,然
2008-05-29 23:53
太极拳的刚柔,在陈长兴、陈鑫《拳论》中,已有详尽精辟的论述。但有些太极拳习练者对它的内容把握不准,未能正确理解,致使在太
2008-05-29 23:53
太极拳运动是以意念内含精气神,以无数圆圈组成的拳式,无论任何门派的拳架,其招招式式都内含着相似的螺旋形运转,即有的书上称
2008-05-29 23:53
太极拳是中国武学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其尚自然、崇虚灵、重中定、用阴柔等特点,正是中国文化从汉唐的阳刚向宋元的阴
2008-05-29 23:53
清代万本《太极指掌捶手解》一文说:“五指权里,其背为捶。”权者“卷”或“蜷”也,即向里蜷曲的意思。所以五指向里收拢蜷曲团
2008-05-29 23:53
拳论云;“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硬,形于手指”, “有不得机势处,身便散乱,必至偏倚,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以腰为轴,催
2008-05-29 23:53
练好太极盘架,松柔是其中的一大要领。 盘架子的时候,首要者为松。松是松筋骨。所谓松筋骨,就是松骨与骨之间的韧带,扩大各关节
2008-05-29 23:53
呼吸往来顺自然,就是练习太极拳自始至终要使呼吸与拳势的变化合拍。实践过程中,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一、初学练拳,思想要集中于
2008-05-29 23:53
“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道出了意、气,形三者
2008-05-29 23:53
当前,大家正在进行一场推手比赛的大讨论。这是件好事,它标志着我国太极拳事业正在向纵深发展。这里,我认为首先要弄清推手与推
2008-05-29 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