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当代新论 > 太极拳的动静之机(正文)

太极拳的动静之机

2008-05-29   taiji.net.cn
核心提示: 在以前写的体会中,我是将太极拳运动中的几个主要运转环节,像给汽车解体一样把身体拆开论述的。其实在身体的整体运动中,哪一个...
  

    在以前写的体会中,我是将太极拳运动中的几个主要运转环节,像给汽车解体一样把身体拆开论述的。其实在身体的整体运动中,哪一个部位连接的不对,都会给太极拳的整体运动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练太极拳不要急于速成,当你把每一个小的问题解决了,你的太极拳自然就练好了。

       我以前阐述的点或面,都是太极拳入门的初级练法,是练习基本功阶段。要想提高你对太极拳的认识层次,就必须在身体稳如泰山的基础上,掌握化解敌方之法。就是在掌握身体支撑力的基础上,利用腰轴转动功能,将敌方来劲卸去,破坏敌方的进攻。身体是随敌方来劲转动,而不是用支撑力去主动迎接敌方来劲。这层功夫属于太极拳的第二个层次,它在拳架运动中暗藏杀机,练熟之后就会明白太极拳运动存在“进是打,退也是打”的功夫。

怎样地练习呢?根基站稳之后,上身的肢体运动还是用被动的运动方法进行练习,从被动运动中体会腿劲的上下传导。这一点是根据前辈“打拳时,无人似有人。应用时,有人似无人。”的理论推理出来的。不懂拳理的人,老想着用“掤、捋、挤、按。”的方法制服人。实际要想制服人,必须先制服自己。只有先练出功夫,而后才能制服于人。在练拳架运动时,要将乱动的毛病控制到不动,只有这样上肢在遇到外力时才能随外力运转,这是保持身体静态的方法。当身体与对方接触在一起后,利用螺旋缠丝方法将沉到脚底之劲反弹向上逆行,缓缓地催动腰轴随外力转动(身体整体转动)。这时意气下沉,双肩一定按照拳谱的规矩下沉,双臂方可在体前形成自然圆弧状态,双手随身体转动划圈,手就出现了顺逆缠丝的运动轨迹。只有能接住敌方的进攻,才能通过腰轴转动来化解敌方之力,转动是为了牵动敌方拔根,而后就是顺势进攻。

 

有人会问?你写了几年的体会,为什么没有写出劲是从哪里来的呢?这就是太极拳,它无劲可练。当身体松到了一定的程度,内劲自然就出现了,内劲的强弱,与身体的松柔成正比。关键在于怎样的使用它,要想改变劲的作用,就是在拳架运动的瞬间动静之机上。如果是有意将劲外发,是使下沉到脚底的气,通过逆行的方法,返到手指尖。如果是引进对方,用丹田微微转动,上肢内劲迅速收回下沉,使上肢虚到柔弱的状态。

 

总之我这只笨拙的笔,暂时用三言两语,也写不清楚太极拳的微妙变化,它只有通过身体接触,才能感知太极拳的功夫境界。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1076.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