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太极推手,许多人对现状颇有微词。其中议论最多的是推手中用蛮力,像摔跤,把散手擒拿技法“巧妙”地融进推手,并美其名曰“
2008-05-30 00:37
作者2005年6月寻根陈家沟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自“太极慢步”文章陆续登出后已经一年有余,对于我们来说经历了春、夏、秋、冬四
2008-05-30 00:37
一年来我把师父的嫡传,练陈氏太极拳的方法,借助师父的网站介绍给有缘的人。我之所以写出我体悟道的太极拳入门方法,是因为
2008-05-30 00:37

太极拳锻炼并不是针对某些病或某个局部起作用的特异性疗法。而是以改善人体整体机能状态、提高人体素质为目标的锻炼方法。河
2008-05-30 00:37
许多太极拳练习者都有这样的苦恼,学拳之初老师首先要求要“放松”,要“沉”,但如何放松?怎样为沉?得到的答复常常是南辕北辙
2008-05-30 00:37
2004年3月上旬在郑州召开的中国武术协会科研委员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位武术专家、教授,围绕中国武术协会拟定于今年
2008-05-30 00:37
中国是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就重视礼仪,讲究道德,更崇尚为人处世之道。太极拳,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它不仅在强身健体、怯病延
2008-05-30 00:37
李经梧老师说:“轻灵活泼求懂劲,阴阳既济无滞病,若要四两拨千斤,开合鼓荡主宰定。”就是说只有会了开合鼓荡才能言懂劲,才能
2008-05-30 00:37
修炼任何一家太极拳都须按程序进行,程序不对,不仅不能提高自己的太极拳水平,甚至会南辕北辙,离太极拳的真髓越来越远。由
2008-05-30 00:37
修炼太极拳,不能不研究力点,练拳的每一个动作都不应有力点。推手、技击不能不研究力点,不研究力点,就无法化解力点,身上力点
2008-05-30 00:37
第一式:揽雀尾拿腕牵跌 敌我双方对峙而立。当对方前移步左弹腿直踢我方裆腹部时,我方左脚后退一步,沉身两膝下蹲成拗步
2008-05-30 00:37
在练习站桩中,“松”是强调最多的一个动作要求,不仅因为只有身体各部位都放松了,站桩的时间才能够持续较长,才能够站得住
2008-05-30 00:37
“太极本无法,动即是法”这说明了“太极”二字的真正意义。因为太极拳没有固定的法则,实际就是以十三势,即八方(八卦)四正四
2008-05-30 00:37
太极拳传统劲力理论中有一些观点存在问题,原因就是当时不可能对此进行科学的研究分析。今天,我们在对人体受力、发力进行科
2008-05-30 00:37
(三)意念力(简称念力) 意识与发力有密切关系。现代科学已揭示人体运动发力的过程是在意识的指挥下,通过神经系统,使
2008-05-30 00:37
喻润川师傅二十年前口授的太极举的十种技击打法,在多年的太极拳教学与训练中非常实用,现整理如下: 1.震封引击法:和人
2008-05-30 00:37
序太极拳作为实战技击的武术拳种已经离现代人的生活越来越远了,然而这一中华民族古老的优秀拳种,仍然受到许多武术爱好者孜孜不
2008-05-30 00:37
(1)练拳似休息 练拳练功要求心神安静专一,全身内外周身协调。练拳的过程就是静养休息的过程,全身内外不得紧张,处处筋肉
2008-05-30 00:37
关于开合 开合亦称分合,这是用以标示事物运动基本状态的一对范畴,是我们前述动静范畴的直接体现和运用。在人的身体动作中,
2008-05-30 00:37
1.立如平准,活似车轮 和人推手时,对方施力于我,我保持身体中正,重心不易受外力影响。这种身法上的要求,《太极十三势歌》
2008-05-30 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