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当代新论 > 太极拳锻炼是一种整体疗法(正文)

太极拳锻炼是一种整体疗法

2008-05-30   本站原创   任海旺
核心提示:  太极拳锻炼并不是针对某些病或某个局部起作用的特异性疗法。而是以改善人体整体机能状态、提高人体素质为目标的锻炼方法。河...
  

太极拳锻炼并不是针对某些病或某个局部起作用的特异性疗法。而是以改善人体整体机能状态、提高人体素质为目标的锻炼方法。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第九世传人陈王廷创造太极拳的理论来源有五:

一、把拳术与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相结合。
二、把拳术与中医学术中的导引、吐纳等理论相结合,将气功运用于拳术之中。
三、把拳术与中医学中的经络学说相结合。
四、综合百家拳术之长,独树一帜。
五、采用华佗的五禽戏和养生术。(华佗是中国古代医学家)。

太极拳锻炼作为一种疗法,其作用机理是复杂而又全面的。主要是通过加强人体自我调节机能提高免疫机能和防御能力。古人认为太极拳是锻炼精气神,而精气神则代表了人体正气,是人都有三宝——精、气、神,通过练功,可使精充、气足、神旺,这是正气充足的表现,自然可以祛邪防病。这也说明了太极拳疗法是整体上发挥作用,通过自我锻炼调节和控制内脏机能活动,从而改善了全身机能状态和新陈代谢过程,达到康复的目的。

太极拳锻炼能治疗哪些系统的疾病

一、 心血管系统疾病

病人精神疲倦,心悸,气短,面色不华,甚者心胸憋闷或作病,脉细弱。坚持太极拳锻炼,使心气旺盛、血脉充盈、脉搏和缓有力、面色红润光泽。临床上常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后恢复期,1、2期原发性高血压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和肺原性心脏病,1、2度心功能不全者。上述病人可以练全套简化陈式太极拳,也可以视病情和体质进行选练,如野马分鬃、搂膝拗步、云手等。正常人的心律是在每分钟70—80左右,而久练太极拳的人是在60次左右,若要加大运动量,可以重复打拳。练拳最好在早晨选择空气新鲜,较为温暖干燥的地方。

二、 神经系统疾病

病人头痛眩晕、烦躁易怒、失眠多梦、健忘神疲。进行太极拳锻炼,可以调畅气机、协调阴阳、宁神定志、潜阳降逆。因此,可用于轻、中度神经衰弱症,各种类型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患者每日坚持练拳1小时左右,体弱者适当减量。运动中要特别注意放松和入静。

三、 消化系统疾病

病人食欲不振,倦怠消瘦,胃脘胀痛,便糖或便秘。打太极拳可使脾气健运,肝气顺达,增进食欲,增强消化功能。一般适用于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胃下垂、迁延性肝炎、老年性便秘,胃、十二指肠溃疡无并发症者。锻炼时可配合内养功进行治疗。运动中注意腰的转动,以加强对内脏的按摩。体弱者可选练云手等式。

四、 呼吸系统疾病

病人咳嗽气短或干咳少痰,重者动则喘甚,怕寒怕冷或阴虚潮热温汗。打太极拳可使习者气道通畅、呼吸调匀、具有补气益肺作用。可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老年性肺气肿、慢性非活动性肺结核等的康复治疗。

五、 各系统机能衰退等疾病

病人多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牙齿松活、小便频数、足痿无力等衰老现象。坚持太极拳锻炼可以补益肾精、强壮筋骨、抵御疾病、延缓衰老。其运动量视病情而定,以运动后微微汗出、精神爽朗、不觉疲劳、食量增加、睡眠转佳为宜。若以强身延年为目的,则可适当增大运动量。

六、 总结太极拳的养生方法

中医书上写到(通者不痛,痛者不通)是什么意思呢?关节和气血通了,就不会痛,气血不通,人身体就会生病,所以人体就会痛了。总而言之,太极拳不治百病,但可以防百病。太极拳还对心脏病、高血压、颈椎病、腰椎间盘凸出、办公室综合症、心态失衡等均有很好的调节固本作用。

希望本文抛砖引玉,能让更多的人真真正正的认识到中国的国粹——太极拳。

作者:任海旺 网址:http://www.taijiyifeng.cn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1544.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