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新论

如何练好陈氏太极拳的刚柔相济

  太极者,阴阳也。陈氏太极拳中的刚柔相济,蓄发相变,也是在阴阳范畴之中。刚属于阳,是发放、进攻、击打、发力。柔属于阴,

2008-05-30 00:54

说说北京的陈氏太极拳

陈发科先生的老架是祖传工夫,新架是个人体悟——拳架是他创的,但心法是陈家早就有的。陈公早年的弟子如洪均生、田秀臣等先生的

2008-05-30 00:54

太极拳是一种民族精神的修养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繁衍生息中培育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伟大精神。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已深深地融人

2008-05-30 00:54

毛招娣口述太极拳的情缘

三十年前我有幸和太极拳结缘,是太极拳创造了奇迹,把我从死亡边缘上拉回来,使我充满活力和欢乐。今年我74岁,但是没有老年人的

2008-05-30 00:54

太极高手苏学文谈拳

金秋八月,桂花飘香,在这硕果累累的美好时节,师弟苏学文带着沉甸甸的“礼物”从深圳授拳回乡探亲。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我请学

2008-05-30 00:54

欲精深功夫 须熟练起式

余自从跟杨式太极拳宗师李雅轩习拳以来,至今近五十年。时刻谨记先师教诲,刻苦练功,不敢有丝毫倦怠。常忆先师练拳,尤重起式,

2008-05-30 00:54

太極“开合收放”解

从哲学的角度而言,世间万物无不蕴含着“开合”,太极拳更是一门讲究“开合”的拳术。太极拳从外在的套路动作到内在的功力功法以

2008-05-30 00:54

打拳适宜“接地气”

前辈武术家主张穿布底鞋在土地上打拳,提倡赤脚在土地上站桩(如少林一指禅功),称之为“接地气”。不少拳友对此缺乏认识,甚至有

2008-05-30 00:54

太极拳修炼要领---辨析

—要 领—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含胸拔背,沉肩垂肘;松腰活胯,吊档敛臀。”—辨  析—  “虚领顶劲”,应是“顶劲虚

2008-05-30 00:54

太极拳 得力感

  一、松、慢、存想结合是得力感产生的条件  太极拳竞赛套路有两种练习形式:一是侧重竞赛表演,二是侧重内劲体验。用作竞赛

2008-05-30 00:54

太极八法秘诀初探

概 论  百年太极,杨氏老谱及各家各派的太极拳理论推介中,均将“太极八法的掤、捋、挤、按、採、挒、肘、靠列入首版头条或重要

2008-05-30 00:54

底盘在太极拳的重要

底盘就是支撑物体的底基,也叫做“底基”或“底面积”。例如,钟座就是钟的底盘。拳谚说:“坐如钟。”那就是因为座钟的底面积较

2008-05-30 00:51

太极拳养身法概述

练习太极拳必须有正确的身法,因为身法的正确与否,不但在力学上和技击上有着重要作用,而且在人的生理上和身体健康上,有着密切

2008-05-30 00:51

太极柔力球健身的好帮手

夏日的清晨,在市图书馆广场上,经常会看见一帮晨练的人们,只见他们挥动着球拍,左右摆动、正面绕环、左右转体、身后抛接……一

2008-05-30 00:51

靠在太极拳的使用

太极八法中的靠法,是以肩部靠人胸部为主,所以才有“靠在肩胸”的说法。  靠法名目繁多,有丁字靠、一字靠、双分靠、背折靠、

2008-05-30 00:51

力学知识在太极拳中

  太极拳推手运动是武术对抗性竞技和健身项目之一,它体现着古老的搏斗技岂。学习推手的人若能懂得一点人体运动力学原理,对于

2008-05-30 00:51

王培生对中华武学的重大贡献(上)

  著名武术家、吴式太极拳一代宗师王培生先生,一生习武,一心习武,2004年9月3日走完了他85岁的武术人生,为中华武坛留下了丰

2008-05-30 00:51

太极拳的修心养性价值

  引 论  现代物理学带来了人类新的产业革命和信息社会,毫无置疑地推进了人类的科技进步和物质文明。然而在人、自然、社会三

2008-05-30 00:51

李雅轩风格的杨式太极拳

杨式太极拳到宗师这一代,也就是杨氏第三代才开始对外传播发展,在杨澄甫宗师的带领下学习太极拳的人数口益增加,众多杨氏太极传

2008-05-30 00:51

太极拳能否用于攻防实战

常见《武魂》刊登这样的问题展开讨论。社会上,民间中,凡习拳术者,相聚而交谈,亦常就太极拳能否用于攻防实战展开激烈的辩论,

2008-05-30 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