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当代新论 > 底盘在太极拳的重要(正文)

底盘在太极拳的重要

2008-05-30   taiji.net.cn
核心提示:底盘就是支撑物体的底基,也叫做“底基”或“底面积”。例如,钟座就是钟的底盘。拳谚说:“坐如钟。”那就是因为座钟的底面积较...
  
底盘就是支撑物体的底基,也叫做“底基”或“底面积”。例如,钟座就是钟的底盘。拳谚说:“坐如钟。”那就是因为座钟的底面积较大,形成上小下大,头轻脚重,给予人以稳定感和庄重的印象。因此,才以“钟”来作蹲坐势的比喻。也就是说,习拳者必须像座钟一样,在坐或蹲坐时要保持两脚齐整地踏实,身法端正,胸虚腹实,稳如泰山。当我们在推手运动中,不论步法如何变化,凡以两脚站立时,其两脚外缘的联线范围以内的面积,就构成了人体的底盘。如只以一脚立地(如独立步或起脚),那独立一脚的底部,就成了人体的底盘。

  在推手运动中,人体的重垂线如能保持在底盘范围内,那么人体就处于相对的稳定状态。反之,如重垂线超出底盘,在没有依托等条件的情况下,又无法使其重新纳入底盘,那时人体就会发生倾跌现象。我们不妨拿一盒火柴来做试验:把火柴盒直立地放在桌面上,它的底部长方形面积就是底盘,它的重心在正中间,贯串于这个重心垂向地面的垂直线,就是重垂线。如果重垂线与桌面的接触点是保持在底盘的中心,那么这盒火柴就很稳定。如果你伸出一个指头轻轻地在火柴盒上部推动,渐渐使之倾斜,这时火柴盒的重垂线就随之偏向底盘的一侧。但只要重垂线仍在底盘范围以内,那还不至于倾倒;一旦重垂线越出底盘,火柴盒就跌倒了。

  由于直立的火柴盒底盘较小,重心较高,以致其稳定性较平放的火柴盒差得多。如果你把火柴盒平放在桌面上,往往不是用指头推移就能使它翻身的,而必须用手指的弹劲弹击,才能使它翻过身来。从这一点就足以说明,底盘越大.稳定性越好。“稳如泰山”这句话.就说明“泰山”的底盘很大。然而人是两足动物,不管你怎么大步站立,底盘总有窄的一面,于是,怎样把重垂线保持在底盘之内,就成了推手运动中的一项深邃的学问了。既要把对方的重垂线击出底盘,又要使自己重心相对地经常稳定在底盘之内,唯有如此,才能使对方倾跌,而不使自己倾跌。这是一个原则。然而实际情况却要复杂得多了,因为当重垂线越出底盘时,人体还可以依靠技巧,使之重新纳入底盘。拳家常说“动步相随”“步随身换”,这就是提示人们在推手运动中要随时调整底盘,使自己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此外,腾空技术、桩步技术以及联合底盘(即依托技术)等等,都足以使重垂线虽越出底盘,而又能很快恢复到底盘范围以内。

  例如“被打欲跌须雀跃”这句拳诀,就说明在失重欲跌时,可以运用“雀跃”的技巧,使自己恢复重心的稳定。相反地,如果不懂得这些灵活性的技术,可用以辅助卜述原则性的基本要求,那时由于时刻害怕自己失却重心,就会使动作姿势显得迟滞不灵,在推手中手足也就施展不开了。再如,太极拳在走架中,既强调“立身中正”“又允许“偏中求正”,这就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说明“身法要正”是一个原则,但不一定把重垂线始终保持在底盘的正中央。在推手中即使重垂线越出底盘,那也不是非跌仆不可的。拳谚说“拳架要正,运用要活”,这是很有道理的。

  举例来说,一张方桌四只脚,摆在地上很稳定,当你把方桌桌面从正中线锯开,这时成了两个各有半张桌面、两只脚的废物了,让它们单独站立时,由于它们的重垂线都越出底盘,自然没法站住。但如果把它们按方桌原来样子搭在一起,虽不胶合,却仍能站得住。这就是所谓“联合底盘”。结合推手运动来说,如我受对方进攻,当自己失却重心的时候,我就用依托技术往对方身上靠去,这样不但能稳定住自己的重心,而且只要应用得法,还能转败为胜。

  太极拳推手的这种技术,与摔跤抓把是不一样的,即使借采法依托,也只在一刹那问,而不允许硬拿强抓或抱住对方。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1721.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