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新论

无力之中有真力

本有为「真」,「幻有」为「假」、为「无」。外面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入」眼、耳、鼻、舌、身、意,生色、受、想、行

2008-05-30 01:00

他为什么只会练拳,不会用

当今,有些练习太极拳术几十年,自认为拳法较好的人,总试图利用一些表演比赛拿到金牌银牌聊以自慰或在人前卖弄一番,夸大其艺。

2008-05-30 01:00

内气与外力的----配合

我自上世纪80年代拜陈小旺老师学拳至今,现任郑州市金水河东区辅导站站长,在教拳当中经常有人提出一些关于内气与发力的问题。 

2008-05-30 01:00

[洪均生太极功夫]实录解析(1)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大家知道洪先生的功夫有多高,更是想告诉大家洪先生技击应用的方法,从而让大家从中得到启发,因为

2008-05-30 01:00

太极拳内劲与人体筋骨结构变化

太极拳内劲与人体筋骨结构变化

一、对太极拳内劲的初步认识  太极拳内劲的形成,在开始修炼阶段要通过放松等手段,结合意念、内气等因素综合磨炼而成。内劲的

2008-05-30 01:00

练好陈氏太极拳爆发力的关键

练好陈氏太极拳爆发力的关键

  练好陈氏太极拳爆发力必须懂得柔和刚,所谓柔,就是不用僵力、放松、柔化之意,犹如棉里裹针。所谓刚,就是通过长期放松柔劲

2008-05-30 01:00

太极拳之各家架式异同说

国术之分内外以少林武当为鹄。而少林系之起源稍远派别繁多难以胜记。其架式有长拳短打。又有高太桩中桩之别大步小步之分约而言之

2008-05-30 01:00

缠丝劲运转的经络路线

根据《陈氏太极拳汇宗》陈鑫著作部分,手与腿的缠丝劲有顺和逆之分,凡是顺缠劲都是从实腿的腹侧腰隙开始,凡是逆缠劲都是从背侧

2008-05-30 01:00

武派太极拳之起、承、开、合

  不少朋友问我,武派太极拳为什么又称“开合太极拳”?所要求的起、承、开、合的内涵是什么,如何体现?对这些问题,仅就所知,

2008-05-30 01:00

长春师范学院手搏项目结硕果 夺两金1银1铜

不久前在法国举行的第七届“巴黎市长”杯摔跤手搏国际邀请赛上,作为唯一一支大学生代表队的长春师范学院队为中国夺得了2枚金牌、

2008-05-30 01:00

太极拳气沉丹田法

  太极拳周身动作复杂,开始学拳时,一般宜用自然呼吸,不宜强调配合腹式呼吸运动。应该在拳套熟练后再配合腹式呼吸运动。如果

2008-05-30 01:00

太极拳的三种功夫

  太极真功到底是一种什么功夫,有志于此者不可不详察焉。笔者有幸先后跟随数位大师习练各式内功拳,虽自知驽钝,功浅识微,但

2008-05-30 01:00

中国哲学与太极拳

  一、 中国哲学思想的来源  在中国,有十分辉煌的过去,产生过高度的人类文明。无论是在先秦时期,还是在汉唐时期,还是在宋

2008-05-30 00:56

武式太极拳点滴谈

武式太极拳重视起承开合,即节序上的四动,也就是用四个动作来完成,但有的招式是两动。如起势左右懒扎衣,单鞭、白鹅亮翅、搂膝

2008-05-30 00:56

动静相间求松静

本文探讨的是通过动静相间地盘练太极拳,以求得太极拳的最高境界--无形无象、全身透空,从而达到养生与技击的目的。太极拳爱好者

2008-05-30 00:56

练腿也需得法

  腿的训练向来为习武者所重视,拳谚云“手似两扇门,全凭腿打人”、“拳打三分,脚踢七分”。可见腿的训练在武术训练中占有极

2008-05-30 00:56

徒弟要不要给老师磕头递帖

大家都是俗人  武林只有俗人,没有圣人。圣人都是吹出来的。  狂人也是俗人,譬如宁秋离。我有一位朋友,看了宁秋离收徒的光

2008-05-30 00:56

谈真气养生功的修炼

过去人练功都喜欢在夜里,看上去偷偷摸摸的。因为夜里练功,周围漆黑一片,什么都看不见。所以练功者的精神容易集中。  大凡练

2008-05-30 00:56

全凭“脚打人”

有一句武谚叫做“手是两扇门,全凭脚打人”。曾有人对它做过解释,意思是,双手就像两扇门一样,起着防守的作用,而进攻取胜全靠

2008-05-30 00:56

气沉丹田说

关于气沉丹田,有些拳友不知道如何去做。我接触的许多拳友中,多数是吸一口气,而将气压向丹田,以为这就是气沉丹田。然修炼多年

2008-05-30 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