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大家知道洪先生的功夫有多高,更是想告诉大家洪先生技击应用的方法,从而让大家从中得到启发,因为大家都想从前辈交手实践的过程中寻找和汲取自己所需要的东西。笔者现将所见、所闻及师长对洪先生功夫回忆文章中的精彩部分汇聚。以飨读者。
(讲述者吴世增,广东人,现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市专门教授洪式太极拳。他先后学过杨、吴、陈等太极拳法,后从洪均生先生那里,才亲眼看到和体会到了太极功夫的神奇。下文记述了洪先生推手技击功夫的精彩片段):
我觉得当代的太极拳名家,若是能在推手中比较自在地发出劲来,让对手干脆跌出,那么这位名家就算为有真功夫的名家了。在那些能干脆发劲把人打出的名家中,能够将人打得两脚离地腾空而出,这是很少的了。而这些能将对手腾空打出的名家,有一些是将对方的来劲化解后,用自己的劲力将对方打出,这不是最好的,很费力。有一些则主要是将对方来劲改变方向打回他本身,再加上自己的劲力将对方打出,这才是最好的,发人省力得多,洪均生老师即有这样的境界。
1984年末初识洪老师。起初只看到洪老师跟人讲解拳式用法,虽然很精彩,但感觉并不能真正表现出他的功夫来。因讲解拳式的用法必须依照拳式来做,而许多拳式动作是为初学的人设的,我特别想看到真正能体现功夫的推手和散手。
有一天,几位洪老师的学生到洪老师家来练习推手,一位姓刘,另一位我已忘记他的名字,就简称为A吧。当A用劲向刘推去时,刘用捋采法,A就双脚离地向刘的侧后方跳出,虽然不很远,仅半米到一米之间,但已使我很诧异,因为他们并不是很用劲。当时我对把人腾空打出不明白,从书上和听一些人讲,说是在能够干脆发人出去之后,只有练到“气足劲整”才能使人腾空而出,关键主要是气劲的问题,不是技法的问题。但看到刘与A的练习,我感觉主要还是技法的问题。技法对,就能够打人腾空而出,气劲足不足则是把人打多远的问题。而用挤按劲向前把人腾空打出已经不容易,用捋采劲向侧后腾空发出人则更难,我看到洪老师的学生能够做到,那么洪老师的功夫更不用说了。
又有一天,洪老师另一学生B先生带着一些推手的问题来向洪老师请教。不管B变什么招式,只要两手一用力,洪老师身一转,手的动作很少,有时不动步,有时稍向前进步,B就被腾空打回约一米,有时稍远一点就被打到沙发上。我在旁看了一阵,忍不住对B说:“你一出力,整个人就被洪老师控制了。”因为很明显,B一用力,洪老师身一转,B就势背了,但他的力继续发出,结果力就被打回到自己身上弹出。后来我又和B先生推,他两手擒拿我右手(右手抓我右腕,左手推我右肘上翻),速度比较快,我就用最近从洪老师处学到的动作化解,右手松开掤劲,身稍向右转,左手向前托住他右肘,然后两手同时向前推出。B先生两足离地向后跳出半米。B先生笑着赞我“有办法。”我连忙说:“我必须用两只手,洪老师用一只手就可以。”这样说倒不仅仅是谦虚,更主要的是我确实看到与老师的差别。因我主要是利用B两手用力后不易变化,用我的力把他推出,并没有先控制他使他势背,也没有用他的力打他,跟洪老师用的性质不同。
后来又一天,蒋家骏师兄从徐州到济南洪老师家来,推手中,蒋不管用什么动作,两手一用力。洪老师身一转,蒋同样受控制势背。洪老师同样有时有向前进步有时没有,蒋都被打得两足离地腾空而出一二米远。因蒋用力更大更快,所以他被打出的速度更快,离地更高,两足落地的声音更响。蒋师兄也很了得,被发出后,仍保持着很端正的姿势,好像随时又可以进攻,非常精彩。
我以前曾读过蒋师兄写的一篇文章,谈到1971年有一次他同洪老师推手的情况:“我和洪老师推手,总觉得自己的手短,洪老师的手长。当时我无意问了洪老师一句,如果对方手突然按到胸部,不用手法能解吗?洪老师让我试一试。我用力向洪老师胸前猛按,只觉得双手如按在弹簧上,身不由己地被弹回一丈多远,吓了一身汗。”我请教洪老师,当时是怎样把蒋师兄弹出去的。洪老师也让我试试,我双手按到洪老师身上,觉得两手按不到实处,只觉得他的身体里面会旋转变化(外形看不出动),好像按到转动很灵敏的机器上,所以不敢冒失用力。正在犹豫时,洪老师一进步,用他的身体通过我的手把我打回一步(前足退回成后足)。我问洪老师:“是要进步的吗?”洪老师说:“不,因为你不用力我才上步。”我明白,我若用大力按去,就会被打出更远。
洪老师还讲过一件事:一次他和一位叫乔明德的学生在家里练习太极拳的用法,这学生用右拳打去.洪老师用接手式(洪式太极拳第一个拳式金刚捣碓的动作,一手接人手腕,一手接人肘部)去接,右手~接到这学生的右手腕外侧,这学生便飞出足有一丈多远。洪老师说.这学生的一拳打得刚速至极,才会被弹回这么远。
目前居住在加拿大的师兄弟陈中华跟我讲过洪老师的三件事,第一件事是1980年他到济南的山东大学读书时,看洪老师在黑虎泉教一些日本人练拳。一位中年日本人通过翻译问洪老师是否可交手一试,洪老师答应。洪老师站着不动,左手仍握着烟斗,日本人冲上去一拳打向洪老师右胸,洪老师不推不架,仅以右胸一抖,日本人两足离地半米多高,蹦回二三米远。再试,又是一拳打在洪老师胸上,还是蹦回二三米。第三次又是一拳,仍是腾空蹦回。
第二件是1990年,陈中华从加拿大回山东探亲,一天,洪老师在济南武术馆里教一群日本人。洪老师因中风以后腿不好,只能坐在椅子上指点。日本人想请教洪老师一个问题,但翻译译不出来,就想比划给洪老师看。洪老师正坐在椅上跟别人说话,转过头来见翻译的手已来到面前,遂左手一抬,翻译腾空飞起再跌到地板,“轰”的一声。人们看到翻译突然飞起,禁不住惊叫起来。
再一件,是陈中华有一天到洪老师家中去,看到洪老师睡床的一条横木断了,下面用一条木棍撑着。原来洪老师的一位学生(身强力大,功夫很不错)琢磨出一个招数,来找洪老师试试。哪知他一发劲,自己腾空飞起跌到床上,把横木压断了。(待续)
(作者简介:李驻军,山东单县人,现在山东菏泽学院体育系工作。系洪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培养出了多名全国及山东省太极拳推手冠军,近几年致力于传统太极拳的散手技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验证了传统技击的实力。2002年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洪式太极拳网站《洪式太极网》,并在全国各地成功举办培训班多期。本文图片为李驻军先生与弟子的推手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