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新论

如何练出真正的中国功夫

如何练出真正的中国功夫

在中国功夫的领域之中,许多的知识到目前为止,其实还是相当的贫乏,许多的人认为,已经了解了中国功夫,而实际上呢?正犹如一位

2008-05-30 01:10

关于太极图的思辨

关于太极图的思辨

  中华太极图,悠悠千古昭著于世,象朝日那样辉煌宏丽,又象明月那样清亮壮美。它是我们华夏先祖的智慧结晶,它是中国传统文化

2008-05-30 01:10

太极拳运动与中国医学

太极拳运动是由中国古老的导引吐纳术结合技击之术演化而来的,是中国传统武术、医学、文化的结晶。尤其经过武当山张三丰祖师的系

2008-05-30 01:10

吴式太极拳体用要义

吴式太极拳全佑公受业于杨家,迄今已历六代,历经百余年的发展史。一种学术能广泛流传,不断发扬光大,必有其独特的价值。究其奥

2008-05-30 01:10

太极拳与丹田气

习练太极拳的根本目的是丹田气的养成以及由此逐渐渗化的周身一劲。丹田气的集聚与远行必须在极端松柔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发生,而丹

2008-05-30 01:10

太极是和谐之极限=太极是阴阳之母

太极是和谐之极限=太极是阴阳之母

证明:1. 写出关于传统太极的经典论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系辞上》“无极而太极。太极动

2008-05-30 01:10

杨式太极拳的腰、胯、肩

在杨式太极拳中,称腰为“中盘”;胯为“下盘”;肩为“上盘”。“三盘”,以“中盘”为主宰,融为一体。 下盘(胯),也叫“底

2008-05-30 01:10

敷、盖、对、吞四字秘诀解

敷:敷者,运气于己身,敷布彼劲之上,使不得动也。 解曰:此是两手不擒、不抓、不拿,仅敷在彼之身上,以气布在彼劲之上,如气

2008-05-30 01:10

解读《太极论》——为了生命的和谐

前言对于普通的中华子民,太极和道这样的概念,就如老子所说的:“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

2008-05-30 01:10

推手科学原理辨“听劲”

“听劲”是武术推手语,长期以来在武术界代代相传。传统推手理论说:“不听,就不能懂;不懂,就不能走;不走,就不能化;不化,

2008-05-30 01:10

《拳经总歌》臆解

《拳经总歌》初见于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两仪堂古拳谱,属太极拳的原始理论,全文共七言二十二句,如总结古代技击(踢、打、拿、跌

2008-05-30 01:10

陈式太极腰裆功

专家对在练习陈式太极拳中怎样掌握腰裆,对腰裆的练习要求及方法进行了论述与分析。认为无论是在盘架子还是在推手格斗中, 腰与

2008-05-30 01:10

练太极拳有哪些要领及注意事项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的健身运动,它集中了我国古代保健体操的精华,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太极拳动作缓和,呼吸自然,不尚拙力,锻炼

2008-05-30 01:10

陈氏太极拳八大特点

太极拳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贯串着“阴阳”和“虚实”,这在太极拳动作上表现为每个拳式都具有“开与合”、“圆与方”、“

2008-05-30 01:10

太极拳捷径

练太极拳如何呼吸: 呼吸是太极拳的重要内容。关于太极拳的呼吸,各家论述不一样,如有的强调“气沉丹田”,有的主张“腹式呼吸”

2008-05-30 01:10

太极拳內和外的行功要诀

一、心靜用意(一)以意行氣 陳鑫所著陳氏太極拳圖說中,有運動氣機圖,說明心如將軍發令,意為傳令,氣為兵;將軍一出令,則士卒皆

2008-05-30 01:10

什么叫“一身备五弓”?

在陈、武两式太极拳的口授诀窍中,全身整体劲的蓄发相变是需要一身备五弓的,向无文字记载,今试综合说明其具体操作方法如后。 

2008-05-30 01:10

陈氏太极技击的寸劲

太极推手较技时在很短距离内突发的劲叫“寸劲”。此劲具有很强的技击效果。又因在短距离内突然发劲,所以使对手往往防不胜防,就

2008-05-30 01:10

谈陈氏太极交手

交手之道有四要,不可不知。  第一胆气要壮;第二要善于审度形势;第三要反应灵敏、出手快;第四要功力深厚。  第一胆气要壮

2008-05-30 01:10

太极拳的运动方法

打太极拳除注意身体姿势正确外,还必须注意运动方法,才能表现出太极拳的独特风格,达到优化身心的锻炼效果。(一)心静体松  

2008-05-30 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