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新论

两肾、命门及其太极练法

习练太极拳,是一项内外俱练、神形双修的体育运动。所以,对人体重要脏器肾与命门的锻炼,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此谈些个

2008-05-29 23:25

解读[裆]与[裆劲]

“裆者,裤裆也。从底部.当声”。裤裆就是两裤筒相连在一起的地方。“裆”在拳术中被引申为两腿的中间.即两腿根之间包括前后阴

2008-05-29 23:25

太极拳 “引进落空合即出”的方法!

“引进落空合即出”,源自王宗岳的《打手歌》。其全文是“棚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引

2008-05-29 23:25

古稀健身话太极

我是一名退休教师,今年七十三周岁,已是古稀之年。但身体状况良好,身板正直,面色红润,行动灵活,思维敏捷,没有任何疾病。吃

2008-05-29 23:25

练拳的“五心”“三要素”

“五心”“三要素”是我一贯提倡的,我觉得它对于学好太极拳很重要,是基础中的基础。五心分别是“敬心”“信心”“决心”“恒心

2008-05-29 23:25

从冯志强太极浑元功简论丹窍功

太极拳爱好者在太极拳的各种交流探讨中,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习练太极拳,获取内功真髓”。这确是一个值得重视与探讨的

2008-05-29 23:25

吴式太极拳与健康长寿

我国目前己经进人长寿国家的行列。上了年纪的人多了,如何才能便自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健身运动”。  先父

2008-05-29 23:25

谨防膝关节损伤十一要

太极拳作为一种强身健体、抗暴自卫、防病治病、修心养性的有效手段已被大家普遍认可,呔极拳在有着明显的调节人体气血,延缓骨骼

2008-05-29 23:25

武派太极拳史略

武派太极拳,亦名武式太极,这个名称是在上世纪60年代写太极拳著作的时候,根据当时习惯叫的。在此之前,曾称李架、郝、小架、开

2008-05-29 23:25

论武术文化遗产保护

一、武市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和全球化日趋凸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许多民族的一些传统文化遗产赖

2008-05-29 23:25

要健康学太极

太极拳的养生保健和预防疾病的功能是有目共睹的,近百年来,太极拳明显地向着养生保存健和医疗体育的方向发展。例如:放慢练拳的

2008-05-29 23:25

24式太极拳常用动作及要求

1.野马分鬃: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两臂须保持弧形。左抱右分或右抱左分,腰部旋转起主导作用。分手和弓腰要协调一致,臂与腿须上

2008-05-29 23:25

腰法论

在中国武术中,有“练拳不活腰,终究艺不高”之说,李小龙在电影《猛龙过江》中说:“要想拳腿攻击不软手软脚,就要从腰部练起,

2008-05-29 23:25

李雅轩太极拳精论

未随出势,先将脑筋静下来,摒除杂念,身心放松,去掉拘束,如这样子才能恢复人在未被事物缠绕之前的自然稳静及天生具有的灵感。

2008-05-29 23:25

谈谈

太极拳开合式推手不知始创于何人,最早见载于1921年许禹生生先生所著《太极拳势图解》。许氏在该书“论太极拳推手术”时写道:“

2008-05-29 23:25

首次聚齐顶级太极名家的大讲堂结束

中华武术杂志消息,第二期太极拳名家讲堂18日在河南省七朝古都开封市的河南大学圆满结束。     由中华武术杂志、人民体育出

2008-05-29 23:25

太极莲花手

太极莲花手,又叫转指法,因为手指转动起来象一朵莲花一样,所以人们称这种手法为莲花手。这种手法主要是用在擒拿和反擒拿的解脱

2008-05-29 23:25

融入人生 追求和谐

中国传统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自陈家沟陈氏第十四世开始向社会传播。在短短一百五十余年内,太极拳从一个小村庄--陈

2008-05-29 23:25

换一种视角认识武术

  武术发展走进一个问题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顽固的固守是不会有境遇的,因为它是一个发展为主体的时代,传统的绝对延续是虚茫

2008-05-29 23:25

太极拳练习十四要

一、心静气和:中国人言「心」实即现代生理学上之头「脑」,亦即人身「神经系统」之中枢,司体内一切活动和协调,其大脑司精神活

2008-05-29 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