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堡太极拳的特点较多,如重视不贪不欠,动作上既不能过大,又不能不到位。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有“无过不及”之语。要做到“
2008-05-30 01:21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两个和尚见庙内旗幡飘动,一个就说是旗在动,另一个则说是风在动,为此争论不休。结果一个小和尚一语解决了
2008-05-30 01:21

心拳十二大势为心意六合门重要的十二把劲力的盘法。必须在六艺的基础上方可盘习,每一大势内必含六艺内涵。现据南阳张志诚一脉谱
2008-05-30 01:21

笔者在《太极五行步》一文说过,八卦图是五行顺行或逆行半角而形成的,在玄门中称“二五合真”。即八卦是由阳五行和阴五行叠合而
2008-05-30 01:21
太极拳在盘架中手法一阴一阳,步法一虚一实,而且不断地转化。手法由阴转阳,由阳转阴。步法由虚转实,由实转虚,令人难以捉摸和
2008-05-30 01:21

原地太极拳系列套路,在几家武术杂志分别刊载,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教学录像,并在人民体育出版社、台湾大展出版社出版发行系列丛书
2008-05-30 01:21
杨式太极拳的松和沉,是体现杨式太极拳“十要”(即澄甫宗师的《太极拳说十要》)的两个重要要素。松和沉做好了,“十要”就不难做
2008-05-30 01:21
前一段时间我在《武当》杂志上对张祖意合太极拳的基本特点作了简要介绍,受到了许多太极拳爱好者的关注,很多读者纷纷来信来电话
2008-05-30 01:21
一、岁村积淀沃土。 培育太极功夫 北依太行,南濒黄河,陈家沟——河南省温县城东一个小小的村庄。它既是著名的武术之乡,又是太
2008-05-30 01:21
太极拳是一个圆的艺术。从古代哲学之论述,圆是包罗万象的。无论太极拳的推手、散手,和技击运用的巧和妙,都和太极拳走圆的认识
2008-05-30 01:21
马虹老师在文章《五道关口,三层境界》中,论及了练好陈式太极拳要过五关,其中一关就是呼吸关。说到呼吸关,我结合自身习拳练拳
2008-05-30 01:21
综观王宗岳、武禹襄、李亦畲三位先哲的太极拳论,可以看出推手的研习过程分三个步骤来进行,我称之为“推手三部曲”。王宗岳提出
2008-05-30 01:21
凡练太级拳者都熟知“十三”势,即: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前八法是指手法的八法,是
2008-05-30 01:21
(武当)2003年第1期发表的黎大志先生(太极拳源流考),是一篇史料充实,观点正确的佳作。它把源远流长的太极拳成长脉络大体地描绘
2008-05-30 01:21
太极拳神、意、气,是构成其内功的三大要素。其中气与呼吸法,既是练好内功,又是学好拳架的重要因素,它对整体技术的提高和身心
2008-05-30 01:21
人身是一个太极,也是一个宇宙的整体。老子《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张三丰祖师根据老子的本体说法
2008-05-30 01:21

随陆着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国人对太极拳的本质内涵已淡忘。国人舍本逐末,对太极拳非本质的功能进行了深入的开发和利用。故
2008-05-30 01:21

武派太极连环十三力,是当代武派太极名家吴文翰先生将武派太极传统十三刀及四刀法,在太极拳理指导下结合刀术之实践用法综合而成
2008-05-30 01:21

三、“以气导体”的练习 “以气导体”,就是在“太极气势中心”这一气囊式弹性体内,首先,用意诱导“内气”的有序聚合与分布,
2008-05-30 01:21

抖大杆是心意六合拳古传训练功法,就是用既长又重的大杆子来做发力动作。要想把大杆抖得流畅、轻松,必须做到全身协调用力,
2008-05-30 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