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新论

老架是新架,新架是老架

  陈家沟陈氏第九世陈王庭创造了太极拳之后,代有传人,不乏有功夫的拳师。但是在封建社会里,武术界的宗派观念很重,许多拳种

2008-05-30 01:30

简析陈式太极拳的螺旋缠丝劲

  诗曰:一、动则生阳静生阴,一动一静互为根。        果然认得环中趣,辗转随意见天真。      二、阴阳无始又无

2008-05-30 01:30

初练陈式太极拳者如何化去身上的僵劲

  练陈式太极拳者都知道,把身上原有的僵劲化得越尽,太极拳的弹性内劲就产生得越快。但是,怎样把身上原有的僵劲化掉,这绝非

2008-05-30 01:30

武派太极推手技术要领

  推手旧名打手,含义较为广泛,为适现今读者之习贯,本文也改称推手。早期推手程式比较简单。武澄清(1800年—1884年)在《打

2008-05-30 01:29

陈氏太极拳走架打手行功要求(上)

  陈氏太极拳走架打手行功要求,也叫做锻炼要领。各流派太极拳虽各有其体特点,有不同的练法,但其锻炼要领,基本上是一致的。

2008-05-30 01:29

如何求得杨氏太极拳的“大松大软”

很多太极拳爱好者练拳数年,却毫无太极拳的味道,动作多以四肢的僵硬曲伸而毫无腰脊的盘带;一搭手非丢即顶,胡抓乱拔,毫无沾粘

2008-05-30 01:29

陈氏太极拳打手对身体各部姿势的要求(下)

  膝   腿部支撑全身活动的重量,而膝关节负担重量较大,因此膝必须有力、灵活。   提膝把力量集中于膝尖,可以把周身劲力

2008-05-30 01:29

笔者从陈师多年,曾多次聆听到陈师生前对听、引、化、拿、发五字要言之论述,令我辈至今仍记忆犹新,受益匪浅。

 笔者从陈师多年,曾多次聆听到陈师生前对听、引、化、拿、发五字要言之论述,令我辈至今仍记忆犹新,受益匪浅。   陈固安老师

2008-05-30 01:29

话说陈式太极拳[小架]

  陈式太极拳起源于河南温县陈家沟,由明末清初的陈氏第九世陈王廷在祖传拳械的基础上,精益求精地创造了太极五套拳、五套锤、

2008-05-30 01:29

太极推手竞赛规则八方谈(下)

四、太极推手训练与竞赛法则 1、贯彻“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在太极推手的训练必比赛中,双方平等一致,允许什么或不允许什

2008-05-30 01:29

太极拳问答

  问:练太极拳应怎样理解裆走下弧?架子低,裆再走下弧,是否会荡裆?   答:裆走下弧,是为了在倒换重心时仍能保持下盘的稳

2008-05-30 01:29

擒拿原理浅析

  擒拿术,是对峙双方一方对另一方某关节采强制控制而使其暂失反抗能力的一种技击术,不但具有实用、技巧性,更具有艺术性及严谨

2008-05-30 01:29

太极拳的指导哲学

  太极拳的缔造者,当之无愧地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他对中国传统的主要是道家的哲学思想,有着超常的理解认识。   自远古以来

2008-05-30 01:29

董英杰的太极观

英杰先生,河北任县人,是近代一位有成就的中外弛名的太极拳家。其生卒年月未经考究。先生年青时曾事会宁村李香远先生习拳,后拜

2008-05-30 01:29

陈氏太极拳打手以身体各部姿势的要求(中)

三、躯干部   胸   胸部的姿势在武术中有三种:挺胸、吸胸(也称凹胸)和含胸。   陈氏太极拳对胸部的要求自然中正,术语称

2008-05-30 01:29

武派太极推手技术要领

  推手旧名打手,含义较为广泛,为适现今读者之习贯,本文也改称推手。早期推手程式比较简单。武澄清(1800年—1884年)在《打

2008-05-30 01:29

擒拿原理浅析

擒拿原理浅析

 擒拿术,是对峙双方一方对另一方某关节采强制控制而使其暂失反抗能力的一种技击术,不但具有实用、技巧性,更具有艺术性及严谨

2008-05-30 01:29

太极拳平衡动作修炼技巧

 平衡动作,是指一只腿支撑身体,另一只腿悬起,形成各种造型的静止姿势。据国家武术研究院审定的竞赛套路动作总数的21%和23%

2008-05-30 01:28

四两拨千斤动 太极八法竟神奇(图)

四两拨千斤动 太极八法竟神奇(图)

                         挒的运用    拳论云:“来势凶猛挒手破”。挒是向前斜方或向后侧方发出的

2008-05-30 01:28

松软是太极拳的基础

    "命意源头在腰隙","刻刻留心在腰间","有不得机得势处,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主宰二腰" ……,太极拳论中多处提 到腰的

2008-05-30 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