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极拳网报道)2021年“花漾花都 印象非遗”网络征文大赛揭晓。武小敏老师儿子陈钊和女儿陈姝凌,分别以太极拳传承人武小敏为题材创作的两篇文章双双获奖,陈钊写的《扎根花都,武动太极》荣获三等奖,陈姝凌写的《太极女侠武小敏》荣获优秀奖。
本次征文大赛由广州市花都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花都区文化馆和花都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承办,共设奖项14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优秀奖8个。
扎根花都,武动太极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武小敏
在花果山公园门口,每天清晨总有一群人在习练太极拳,站在最前面带领大家的便是武小敏,她练起拳来架势舒展大方,步法轻灵稳健,运动时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吸引了众多路人驻足围观,是花都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武小敏来自于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是广州市花都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陈氏太极拳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一级拳师、中国武术六段、中国武术段位指导员和考评员、广州市花都区武术协会副主席、广州市花都区太极拳协会副会长、广州市花都区陈志强太极拳推广中心馆长,曾先后40余次获得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全国太极拳公开赛、香港国际武术节等大赛第一名和一等奖。
图片为武小敏在花果山公园公益带领大家练习太极拳
在1998年,花都市总工会盛情邀请陈志强和武小敏夫妻二人来花都授拳,这里是天王故乡,民风淳朴,来到之后发现当地市民对太极拳非常感兴趣。1999年4月,带领300名政府机关干部和职工在花都“庆五一”文艺晚会上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的震撼表演,吸引众多市民练习太极拳,坚定了留在花都的决心,从此扎根花都推广太极拳二十年。
那时候花都还没有正规的太极拳教学场馆,大家对太极拳还不了解,推广起来虽然困难重重,但是“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武小敏决定每天一大早就在公园、广场等露天场地练拳,以义务教学及公益讲座等形式吸引市民练习。随着习拳人数的增多,政府部门为了鼓励开展太极拳公益性教学和推广,2013年8月花都区花果山公园南门广场被广东省体育局正式授牌定为广东省社会体育指导员上岗服务点,指定武小敏为太极拳剑扇培训老师,政府的鼓励和认可也让武小敏更有动力和信心推广和传播陈氏太极拳。

图片为广东省体育局正式授牌的广东省社会体育指导员上岗服务点
为了更好的推广太极拳,武小敏还会带领学员深入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学校、医院、社区等进行培训。在华风技校、华侨中学、狮岭中学、圆玄中学、邝维煜中学、云山中学、新华三小、四小、赤坭墟小学、田美小学等开设太极拳兴趣班、课间操,深受孩子们喜欢;指导培训区人民医院医护人员习练陈式太极拳缓解疲劳增强体质;带领学员走遍了花都区每个镇街,以多种形式让市民感受太极拳的魅力,太极拳爱好者乐在其中、获益良多。
图片为2005年培训花都区法院100多名干部职工学习陈氏太极拳
武小敏在花都的二十多年里,先后培训上万人学习陈式太极拳,培训花都区太极拳项目国家三级以上级别社会体育指导员1000多人,还先后组织花都学生参加世界太极拳健康大赛、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香港国际武术节、全国太极拳总决赛、全国传统武术比赛、全国太极拳公开赛、广东省传统武术锦标赛、广东省武术精英赛等大赛,获得奖牌2000余枚。除此之外,武小敏鼓励学员走到哪里就把太极拳传播到哪里,带动家人、朋友、同事加入太极拳锻炼行列,真正把太极拳融入到工作生活家庭中。
图片为2005年培训第三届老年人运动会100多名参赛运动员
武小敏在练功授拳的同时,还致力于挖掘整理太极文化遗产,结合自身多年习拳经验,在2011年协助陈志强编辑校正在人民体育音像出版社出版陈氏太极拳、械、推手等系列教学光碟14套16张光碟。2012年和2018年协助陈志强编辑校正在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陈式太极拳实战与养生》《拳以载道:陈家沟太极拳传习录》两本书。
作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武小敏积极参与社会活动。2008年,四川发生大地震,武小敏组织学员为灾区筹得善款12678元,交花都区民政局,以行动将爱心传给四川。她还组织花都太极拳爱好者到敬老院义演、参加花都区宣传部形象片拍摄、连续四届区运会开幕式、全国跳绳总决赛开幕式等大型表演、花都广场千人太极拳展演。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让更多的花都市民了解太极拳,还让全国各地对花都印象有了更多认识,花都又多了一张新的名片,传统文化的瑰宝太极拳在这里蓬勃发展,蔚然成风。
图片为2018年带领学生参加花都区第八届运动会开幕式表演
武小敏在花都推广太极拳二十多年,响应国家倡导的全民健身,号召各个年龄段人练习太极拳,我们也看到花都这片土地上从“星星之火”到越来越多的人爱上陈氏太极拳,加入到习练者队伍中去。武小敏坚守初心,扎根花都,继续在传播太极拳路上前行,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义务,也是一份责任与担当。

武小敏,第四批广州市花都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太极拳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武术六段、国家武术段位考评员和指导员、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一级拳师、焦作市优秀太极之家、陈家沟太极拳研究会副会长、广州市花都区武术协会副主席、广州市花都区太极拳协会副会长、陈志强太极拳推广中心馆长。
40余次获得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全国传统武术比赛、全国太极拳公开赛、香港国际武术节等大赛太极拳、器械一等奖和第一名。
2007年 10月,在陈家沟举办的全国太极拳邀请赛获陈氏太极拳金牌(第一名)、陈氏太极剑金牌(第一名)。
2008年3月,培训广州市花都区第三届老年人运动会100多名参赛运动员24式太极拳。
2008年4月,广州市花都区第三届老年人运动会太极拳比赛担任裁判员工作。
2008年8月,由广东省体育局在广州市第二文化宫体育馆举办的“广东省传统武术项目锦标赛”获得传统太极拳一等奖、传统太极短器械一等奖、陈氏太极拳竞赛套路一等奖。
2008年10月,陈家沟全国太极拳邀请赛获陈氏太极拳金牌、陈氏太极剑金牌。
2009年3月,温县体育局授予“优秀教练员”称号。
2009年8月,由广东省体育局在广州体育学院体育馆举办的“广东省传统武术项目锦标赛”获得传统太极拳一等奖、传统太极短器械一等奖、陈氏太极拳竞赛套路一等奖、24式太极拳一等奖。
2010年7月,由广东省体育局在广州体育学院体育馆举办的“广东省传统武术项目锦标赛”获得传统太极拳一等奖、太极拳规定套路陈氏一等奖、太极拳规定套路16式一等奖。
2010年12月,广州市花都区第六届运动会太极拳比赛担任裁判员工作。
2011年1月,被广东省体育局授予“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称号。
2011年3月,“武德杯”第九届香港国际武术节获得陈氏太极拳传统类第一名。
2011年8月,由广东省体育局在广州体育学院体育馆举办的“广东省传统武术项目锦标赛”获得传统太极拳一等奖、规定陈氏太极拳一等奖、传统太极短器械一等奖。
2011年11月,被授予“河南省一级拳师”称号。
2012年8月,由广东省体育局在广州体育学院体育馆举办的“广东省传统武术项目锦标赛”获得传统太极拳一等奖、传统太极短器械一等奖。
2013年8月,被焦作市体育局和焦作市妇女联合会授予:焦作市“优秀太极之家”荣誉称号。
2014年10月,广州市花都区第七届运动会太极拳械比赛中获得太极拳第一名、太极器械第一名。
2014年11月,被中国武术协会授予“武术六段”称号。
2015年9月,当选广州市花都区武术协会副主席。
2015年10月,由中国武术协会在河南温县举办的“全国武术太极拳公开赛”武小敏获得陈氏太极拳一等奖(第一名)、陈氏太极剑一等奖。
2016年2月,温县体育局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
2016年5月,被中国武术协会授予“中国武术段位制考评员、指导员”称号。
2016年5月,广东省陈氏太极拳精英赛中授予“优秀裁判员”称号。
2016年7月,广东省武术协会在海珠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举办的“广东省第九届武术精英大赛暨《中国武术段位制》中段位技术考评”获得陈氏太极拳金奖、陈氏太极剑金奖。
2016年8月,中国武术协会在佛山岭南明珠体育馆举办的“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武小敏获陈氏太极拳一等奖、陈氏太极剑一等奖。
2016年8月,广州市花都区武术精英赛担任裁判员工作。
2016年10月,广东省武术协会在花都举办的中国武术中段位晋级考试担任考评员工作。
2017年7月,广东省第十届武术精英大赛获得陈氏太极拳金牌、陈氏太极剑金牌。
2017年8月,广东省武术协会在花都举办的中国武术中段位晋级考试担任考评员工作。
2017年10月,广州市花都区青少年传统武术锦标赛担任裁判员工作。
2017年11月,中国武术协会在佛山岭南明珠体育馆举办的“全国传统武术比赛”获得陈氏太极拳一等奖、陈氏太极剑一等奖。
2018年8月,广东省武术协会在广州举办的中国武术中段位技术考评中担任考评员工作。
2018年9月8日,广州市花都区太极拳协会成立,当选副会长。
2018年10月13日,带领40多名学员参加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中国登山运动协会、湖南省体育局、湖南省旅游局主办的,中国户外健身休闲大会(东江湖站)暨“雾漫小东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分别在开幕式和狂欢晚会上表演陈氏太极拳械。
2018年10月18日,带领60多名学生参加在花都体育馆举办的广州市花都区第八届运动会暨第四届残疾人运动会开幕式群狮太极《刚柔和风》大型表演。
2019年2月,温县武术工作会议在县政府会议室召开 ,被评为“先进个人”,陈志强太极拳推广中心被评为“先进单位”称号。
2019年7月,广州市花都区校园武术精英大赛被聘为裁判员。
2019年8月6日,应邀参加韶关市曲江区“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比赛,作为嘉宾和比赛仲裁委员会委员出席。
2019年9月10日,成功组织近300名会员在广州市花都区东风体育馆广场举办,一带一路太极行 • 广州站。
2019年9月21日,成功组织举办广州市花都区太极拳协会周年庆典活动,有200多名会员参加。
2019年12月,被授予:第四批广州市花都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2020年1月,再次当选广州市花都区武术协会副主席。
2020年6月12日,广州市花都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在广州民俗博物馆为其颁发:“第四批广州市花都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荣誉证书和牌匾。
总监制:张邦坤
编 辑:李 思
责 编:张 一
校 审:秋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