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当代新论 > 太极拳“定式”与“连绵不断”的关系/赵幼斌(正文)

太极拳“定式”与“连绵不断”的关系/赵幼斌

2011-06-19   赵幼斌
核心提示:一、“定式”与“连绵不断”的涵义  “定式”这一概念,主要表述的是拳架演练过程中某一单式动作完成后的姿势和静止形态,它集...
  
 
一、“定式”与“连绵不断”的涵义
 
  “定式”这一概念,主要表述的是拳架演练过程中某一单式动作完成后的姿势和静止形态,它集中展现了太极拳法的总体要领。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可以从与它相对的另一个概念——“转动式”(习惯上也称“单式”)谈起。以“单鞭”为例,套路动作的顺序是上接前一动作“按式”,再由右转向左完成一个完整的左右荡动动作,最后两臂呈一字形“单鞭式”。完成这一动作时,运动的整个过程称为“转动式”,而运动完成后的姿势和静止形态则称为“定式”。
  “定式”还有另外一种涵义,是从训练方法的角度来理解的,就是在每个单式做完之后,摆好拳架定在那里静止不动。当然,这种静止是一种相对静止,是相对于“转动式”而言的静止。这种“定式”是要通过一段时间的相对静止,稳定拳架姿势,找到内在感觉,以达到积,淀功力的目的和效果。因此,这种“定式”也被称为“桩功”。还以“单鞭”为例。转动式完成之后,并不急于做“提手上势”,而是有意静止一段时间定在那里,这可以说是个静思揣摩的过程,然后再做“提手上势”;“提手上势”做完之后再定一会儿,以此类推,从而达到最佳的练功效果。
  太极拳讲求“式式相连”、“连绵不断”。如果说“式式相连”是拳势演练套路的外在动作形态要求,而“连绵不断”则进一步深化了“式式相连”的内在技术要求,集中体现为“绵”这一特性。
  与“绵”含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还有“虚”、“软”、“轻”、“柔”、“粘”、“弹”、“长”等,都体现了太极拳特有的劲感和独特的劲法,这就是“用意不用力”。正是这个“绵”字,使太极拳具有了不同于其它拳种劲法的特性:它不是断的、浮的、硬的,也不是快速的、迅猛的,它若有若无、绵绵若存、沾粘连随、滔滔不绝。即便有快慢刚脆练法,那也是在松柔的前提下产生弹劲。如《太极拳论》所言:“十三势者,拥、捋、挤、按、采、捌、肘、靠、进、退、顾、盼、定;其式相连,势若长江大河,滔滔不绝,故又日长拳。”也正是因为这个“绵”字,太极拳最早又被称为“绵拳”和“沾绵拳”。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9293.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