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当代新论 > 太极亦修行、禅亦修行(正文)

太极亦修行、禅亦修行

2014-11-13   太极禅苑   禅小苑
核心提示: 动静不二,动亦是修心​ 佛经中说:动静不二。​在佛经中其实有好几种动态修行的法门,比如藏传佛教中有动态入禅定的...
  
 

 

     动静不二,动亦是修心​

     佛经中说:动静不二。
 
     在佛经中其实有好几种动态修行的法门,比如藏传佛教中有动态入禅定的方式,达摩祖师的佛经中也有好几种动态的修行方式,只是这种方式一直没有作为重要的弘法方式,佛家没有、道家也没有。​
 
     那为什么说动静不二呢?​
 
     有人曾问活佛:我很喜欢佛法,我觉得形式不重要,心最重要。
 
     活佛答曰:金刚经里说,一切都是心的幻化。那么形式也是心的幻化,那你能找到哪个是形式哪个是心吗?佛经里讲:不二,如果形式不重要,那么心也不重要,因为形式也是心,心也是形式。那么我们的每一个动作也是心的表现,所以身体的运动也是修心。​
 
     太极禅和印度瑜伽引发的思考​

     运动是现在人的必修课​ 
     加措活佛告诉我们,太极禅是他很久以前开始一直在考虑的问题。​
 
     而触发他思考的则是印度瑜伽。近年来印度瑜伽铺天盖地在世界各地形成了一个文化热潮,为什么呢?他一直很疑惑,直到他有一次去到纽约,发现在这个美国最大的城市,身体的运动、健身成为了美国人必修的功课,然后他心里的这个问题才得以解决了。
 
     工业革命前,人们并不需要太多的时间去健身,因为那个时候每个人农收、挑水、出行、串门……一天的运动量非常大。工业时代就不一样了,人突然间就不需要动了,汽车、电梯可以直接把人从家里送到办公室,用手环监测后惊讶的发现:一个人一天如果走了3公里已经是吓一跳了,这个时候我们的运动量就没有了。​
 
     同时现在还是一个营养过盛的时代,古代除了生活在海边的人很难吃到肉,可是在现代油腻的东西吃多了反而会得脂肪肝,因此锻炼身体成为了很重要的一个功课。过去不练心可能会感到很烦躁很痛苦,现在呢反过来练身成为了一个必然。​
 
     佛陀说:众生需要什么,我们应该去创造什么。​
 
     佛经常会说:法无定法。这个时候锻炼身体成为人类最需要去思考的问题。

     动静不二的结合,潜移默化赋予灵力​
 
      动静不二怎么结合?​

     印度瑜伽做得非常好,他削弱了宗教的理念,在运动中放入很多的唱诵和鸣唱,但他并没有赋予宗教,只是潜移默化中把印度教神圣的东西融入当中,让人在轻松锻炼身体的同时也修炼了内心。

     阿拉伯很多人很反感任何宗教,但是阿拉伯王子和夫人都在练瑜伽;在纽约,纽约的基督教也特别排外,可是“我要去练瑜伽”成了一个新的很时尚的事情,结果瑜伽练着练着变成了印度教徒。​
 
     乔布斯讲过一段他经历:他一开始仅是练瑜伽,得到启蒙以后,他需要一个精神的高尚的东西,仅仅是身体的揉来揉去没有意义,结果他找到了印度佛教,就这样很多人瑜伽练着练着变成了佛教徒,变成了印度教徒,瑜伽解决了人最大的一个工业革命以后的问题。
 
     但是仅仅运动是没有灵性的,很多的健身房很机械化、没有情感,佛法的禅意放在运动中,他的形式又变得非常柔和,可以让很多世界接纳,但这是一个很难的功课,一个完全是动的一个完全是静的。

     便于传播才能风靡​ 

     印度瑜伽为什么这么成功

     除了刚才讲的,瑜伽还可以变得世俗化,并不是某一个大师某一个教权某一个教派才有权利去教学,谁瑜伽练得好谁就能够成为一个很好的老师,人们也不需要供养老师为上师。

     宗教的传播演变成了:我教给你一种很好的生活方式和修行方式,他们是学生和老师的关系。​​

​     中国的传统教派传播面临的问题​

     佛教面临着身体的问题,道家没有办法解决心理的问题,道家的推广很慢,比佛教还要慢,最大的问题就是:很多人一禅坐就身体疼痛,中途就放弃。为什么要放弃呢?其实是因为没有解决身体的问题。
     藏地禅修中专门有练身体的法门,比如抗寒、比如少吃,但这些都是非常专业的秘法,不利于推广传播。
​​
     现代都市化产生的问题​​
 
     欧洲人和美国人进入都市花了很长的时间,而且像澳洲很多地方到现在还是牧区。​
 
     但中国花了34年就迅速进入了都市,进入都市,人都住在钢筋水泥的房子里面,有很多情绪上的问题,很多人有焦虑症抑郁症,这个时候我们怎么样能解决都市问题,都市问题无非是2个问题:生理问题和心理问题,这2个问题要同时解决。​

     佛教不是唯心派​ 

     有人说佛教是唯心派,活佛认为佛教是唯幻派,佛教一直在讲幻化,比如说一花一世界都是幻化出来的,但这个幻化并不是虚拟的,所以佛教是唯幻主题。其实佛祖很担心我们会走极端,要么走唯心主义要么走唯物主义,所以佛祖特别说不二。你要成为一个唯幻派,才是真正的佛教。
     爱因斯坦晚年的时候曾说:如果我要选择一种宗教那就是佛教。

     爱因斯坦和牛顿最大的需求就是:爱因斯坦讲相对论,相对论就是唯幻的。​
    
     他第一次坐火车的时候,发现我们常说的速度是相对火车旁边的树来说是对的,但是相对在运动的车子来说,常说的速度概念就不存在了,所以其实速度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佛教讲四法印,佛陀讲到四法印的时候他讲了“无常”,一切都是和合的,现在科学家讲的蝴蝶效应,佛陀在1500年前讲的:和合是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所以佛教是一个唯幻派。​

      那唯幻派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其实是心的幻化到万事万物,这些都可以感受到,念力越深感受越深,念力是什么呢?念力就是这么想一直想就肯定是这样,这才形成一个固定的执着。执着的思维模式并不是1天或者2天形成的,所以你用身体的形式来把执着打破也是打破,用另外的方式把执着打破也是打破,所以动和静的修行我一直认为是最好的修行。一直动也解决不了问题,一直静也解决不了问题。​
 
     佛学对互联网时代的影响力​ 

     乔布斯说佛教可以有无量的功德,佛具有灵性。​

     很多人问过活佛为什么喜欢互联网?​

     活佛解答:首先要领悟的是互联网的世界是开放虚拟的世界,他是一个完整的星球,要尊重他的规则尊重他游戏的规则,互联网每一个ID出现的时候其实是这个新的生命,那里有一个人叫嘉措,嘉措在那里出生的时候是一个化身,那个ID和我有密切的关系,一个生命体一个**,灵体有什么特点呢?西藏度亡经中讲到:他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没有**,他的世界是非常快的,但是他也存在一切的问题,比如因果,大数据就是因果产生的,如果没有因果就没有大数据,有因才有大数据的存在。​

     每一个互联网产品可以赋予他灵性。未来产品的设计者如果有很好的修行、禅修,他会有智慧把产品变得非常有灵性。

     比如苹果,苹果可以与人产生联结,拿在手里就像一个金刚锤,感觉有神圣的法力,有灵性。但当我们拿一块铁的时候只会觉得他是一块铁。​

     除了宗教以外还有很多东西可以赋予产品灵性。比如哈雷有牧人的生命灵性的灌输,哈雷开动的时候会有马匹的声音,每一个男人都疯狂的喜欢,哈雷把牧人骑在马背上的精神全部唤醒了。​

     所以历史中的某一种精神,通过一个介质把他唤醒的时候,人们都会疯狂的喜欢。
     比如微信的摇一摇,微信团队的这个创意来源于古人在互相打招呼的时候会用树叶去摇一摇,这是来自原始的创意和习惯。

     所以做产品设计的人如果有修行、有智慧,有禅悟能力,当产品有灵气的时候,那这个产品对人类就会是有用的。​

     对太极禅的期许

     活佛最后对在太极禅苑学习太极拳的太极队成员和学员表达了期望和期待:
     ​今天来太极禅非常好,希望以后可以跟大家有深入的交流,我觉得这个是人类史上伟大的一个工程,如何找到一种真正的动和静的修行的模式,能否让世界接纳,进入这种模式的时候,就会变成一种生活的方式,希望你们在学习太极的同时可以更多的去思考,其实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发明者,也是发现者,希望可以去思考动和静之间的关系,给未来的人带来帮助。​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16090.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