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鸿雁出群桩左式:左脚在前,站好三七步,身体中正,浑身放松,左臂前伸,肘微屈,左手呈竖掌,右手呈俯掌,按于左肘下,掌指向左,与左肘相距1.5寸左右.然后头、手、臂、腰同时向左拧转,至左肘尖与右脚跟对齐止。眼通过虎口看左手小指。右式与左式动作相同,唯方向相反。
2.移花接木桩左式:左脚在前站好半马步,左臂微屈并前伸,肘尖与左膝相对,手呈仰掌,掌指朝前,高度与胸齐。右臂弯曲,肘尖向后,掌呈俯掌按于右胯旁,掌指斜向前方。身体中正,浑身放松,腰微向左拧劲,胸与左臂的夹角约为45度,眼看左手。右式与左式动作相同,唯方向相反。
以上两桩,只是举例而已,其实八卦掌的桩功,远不止这两个,套路里的每个动作都可作为站桩的姿势。所以,大家可以参照站桩的具体要求,触类旁通,随意练习。
站桩的具体要求:
(1)站桩中必须保持八卦掌的基本身型。虚领顶劲,舌顶上腭,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松腰坐胯,提肛敛臀,意识集中,气沉丹田,二目平视,自然而然.
(2)站桩中不失整劲。凡关节处都要有外顶之力,凡关节反面弯曲处,都要有内夹之力。此即谓“逢节必顶,逢曲必夹”。凡前臂须有向前伸展之力,后臂须有回拉之力,前脚有踩踏之力,后脚有蹬踏之力,头部有上顶之力,臀部有下坐之力,两肘、两肩、两膝、两胯有向里合扣之力。此即谓“二争力”<p>而上述所谓之力,都是极轻微的用力,又称“用意不用力”。能做到上述要求则达中国传统武术中的“浑元”境界。
(3)站桩中呼吸要轻柔,意守丹田。身体肌肉要紧而不僵,松而不懈。心静神凝,任其自然。
(4)桩功要左右对称练习,这样锻炼才全面。
以上内容节选自笔者整理的<<游身八卦掌>>一文.至于八卦掌的基本掌型、掌法、步型、步法、身法要求、行步功和竞赛套路动作,请大家再耐心等待一些时日,很快会与你们见面。谢谢你们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