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当代新论 > 怎样活用逢拿必打的原则(正文)

怎样活用逢拿必打的原则

2008-05-30   taiji.net.cn
核心提示: “逢拿必打”是武术前辈在长期实战搏击中总结的原则,它是指一旦被敌抓拿住我身体某一部位时,可用“围魏救赵”战术,直接进攻敌...
  

     “逢拿必打”是武术前辈在长期实战搏击中总结的原则,它是指一旦被敌抓拿住我身体某一部位时,可用“围魏救赵”战术,直接进攻敌方要害部位并迅速解脱的擒拿手法。逢拿必打是根据人们心理的共性和生理的共性特点而归纳的,是利用技击的时间差解围,变被动为主动。

    怎样活用逢拿必打原则呢?

    一、被擒拿者活用必打

    “逢拿必打”强调了以打来克制擒拿。怎样打才能解围呢?首先应分析打的前提“拿”,针对拿的方式、部位、进程、力度采取不同的方法。其次应分析打法,要着重分析打击对方的哪个要害部位、距离远近、采用什么武器、用什么方法打击、解脱后要连用什么招法等。学者须多训练方能掌握,下面举例说明。

    1.小擒打招法

    甲方打掩手肱拳击乙方时,被乙方顺势用左手抓住手腕,并用顺缠丝拧转甲方手臂。甲方以不丢不顶为原则,右拳顺势也顺缠前穿至乙方耳后送劲,然后用左手立掌击打乙方心窝,接着上右脚横踹乙方没有撤退的左膝盖。若乙方滑退,甲方立即上右步套管乙方后弓之腿,上肢画圆,快速折叠发劲,左手逆顺掤挤。右手顺缠击肋,利用圆转加速,巧换腰裆,用切线击打乙方。

    2.搂膝拗步招法

    甲方右臂(或左臂)被乙方擒拿住肘关节时,甲方应松右肘(或左肘),同时松右胯(或左胯),右手(或左手)前领用摩擦力化解乙方切点,右手前穿缠丝,裆向右转(或左转),直接取乙方裆部;另一手快速用掌指穿击乙方的眼睛,或用拳掌击打乙方鼻子。接着用叠法上下配合,下用勾挂。上用挒按,快速错合发力,乙方必倒。

    3.高探马招法

    乙方从前面搂抱住甲方下腰部时,甲方可用左右高探马击打乙方脸部解脱。用左右高探马应视乙方脸部下颚及肩头位置而定,在右者用右高探马,在左者用左高探马。另一侧上步插裆,用一手推脸,另一手搂抱乙方腰肋,并用手指抠乙方肋骨缝,两手错合用力。上下要配合。若乙方转身逃脱,甲方趁势用直顶肘击打乙方心窝,或用捌击将乙方击倒。

    4.撇身捶招势

    乙方伸手抓拿住甲方的领口或头发,甲方巧用撇身捶解脱。甲先用顺手盖压乙方抓拿之手,内外合力,不使乙方手背活动。要右搭右、左搭左盖压,甲方右手盖压腰裆应向右转,左手盖压应向左转。同时,甲方用另一手肘配合击打乙方的耳门或肘尖部位,或用臂压乙方手臂,并用跌法巧取,一腿勾挂乙方前腿,另一手回折击打乙方面部。或者趁擒拿距离缩短之时用当头炮势画立圆先擒后打,用双拳击面的上切线将乙方抛出,下肢可用踢击乙方裆部胜之。

    二、擒拿者巧用打

    技击的目的是战胜对方,因此进攻时动作要先于对方、快于对方,力度要大于对方。技击的招法要灵活多变,决不能单用一种擒拿法,要擒打结合、擒跌摔并用,要见机用招,宜拿则拿,宜打则打,宜摔则摔。要拿中带打,打中带拿,缠丝互变,画圆出方,使对方摸不清头脑而处处挨打、处处被动。举例如下。

    1.前后招法

    当乙方单手推击(或抓拿)甲方的身臂而未触及甲方时,甲方采用逆手相搭,左搭右、右搭左,立即抓握住乙方的手指。抓住后,方要用顺缠丝切腕推指法,并立即下采画弧退步向后捋拉。同时用另一手击打乙方的面部或耳门。若乙方趁势前穿向上掤托并上步打直顶肘时,甲方擒拿之手立即变换方向,用逆缠丝向外侧画小圈挒击,同时用另一手击打乙方的肋部,接着用脚横移勾挂乙方前弓之腿,或用另一手直接穿击乙方的眼睛,随即上步用直顶肘击乙方心窝。

    2.懒扎衣招法

    当甲方手被乙方抓握住时,甲方视乙方抓握的左右手而定。一般用顺手相接,逆手盖压,内外劲合住,先不让乙方将手抽回。甲方被拿之手手指领劲,画圆缠绕。圈的大小根据乙方握手的力度大小而定,当乙方手腕的小指外侧朝上时立即下切,迫使乙方疼痛至背,同时应上步管套,上下相随,接着将盖压之手松开击打乙方面部。此法上引为虚,下击为实,要立即用跌法,勾挂乙方前弓之腿将乙方摔倒。若乙方是逆手抓握,甲方应用三换掌变单鞭擒拿之。

    3.十字手招法

    当乙方自上而下用拳砸击甲方头部时,甲方重心后移呈虚步,将双手交叉为十字手掤接乙方下砸之手,接触后要粘贴紧,瞬间手外掤缠丝抓拿乙方手腕,另一手屈肘上前横击乙方肋骨。击时应上下配合,击上时开胸,击下时拧裆移换重心。若乙方将手臂伸直,甲方可用闪通背击乙方肘部,利用杠杆原理将乙方摔倒。如果上肢技击不成功,甲方立即换用下肢进攻,可勾挂或用蹬踹乙方站立之腿,使乙方首尾不能呼应而被制服。

    4.白猿献果招法

    若乙方进步想用搂抱摔甲方而抓住甲方的两肋部时,甲方立即双手挽花,画圆逆顺缠丝抱住乙方两肘尖,肘与肋相合夹紧乙方之手,使乙方两肘尖朝下。甲方两手用力上托乙方肘部,迫使乙方重心上升。接着甲方可提膝顶击乙方裆部。若乙方滑脱下沉肘时,甲方顺势缠丝下按变捋,引诱乙方缩短两人的距离,甲方随即改用双风贯耳冲天炮,向上重击乙方下颚。甲方动作要连贯,不让乙方有喘息之机。

    总之,逢拿必打,强者为先。抓筋拿穴,扭挫关节。缠丝巧用,弹拦瞬间。手拿脚绊,跌拿奇险。知己知彼,随机应变。丢拿必背,擒拿打摔。增添功夫,在于实践。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1395.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