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当代新论 > 陈氏小架太极拳的中虚实辨(正文)

陈氏小架太极拳的中虚实辨

2012-02-26   李二军
核心提示:一、怎样区分虚实 虚与实是相对的,是相比而言的。在太极拳运动中,所谓虚,是比较轻松灵活的意思;所谓实,是比较沉着充实的意思...
  
一、怎样区分虚实

    虚与实是相对的,是相比而言的。在太极拳运动中,所谓虚,是比较轻松灵活的意思;所谓实,是比较沉着充实的意思。这是区分虚实的一般原则。实际上区分虚实的方法多种多样,是个十分细致的问题。

    ①、以承担体重的多少来区分两脚和两腿的虚实。承担体重较多的脚和腿为实,承担体重较少的脚和腿为虚。比如:“金刚捣雄”成势,左脚承担体重较多,为实;右脚承担体重较少,为虚。“揽擦衣”成势,右腿屈弓,承担体重较多。为实;左腿蹬伸,承担体重较少,为虚。这种区分方法比较简单,为太极拳家普遍采用。
    ②、以着力的大小来区分虚实。着力较大者为实,着力较小者为虚。这是区分人体各相应部位(如两手、两肘、两肩、两足、两膝、两胯等)的虚实时常用的方法。以两手和两臂而论,用以攻击对方的手和胳膊着力常大,常实;作为辅助的另一只手和胳膊着力常小,常虚。比如“单鞭式”,左掌向左击出,着力较大,为实;右钩手同时向右伸展,着力较小,为虚。“高探马”式,如打左背折肘劲,左肘经胸前向左击出,着力较大,为实;右肘经右肋向胸前上方运转,着力较小,为虚。

    ③、以外形的开合来区分虚实。身肢伸展外开时为实,身肢收缩内合时为虚。这种方法,既适用于区分整个姿势的虚实,也适用于区分手足四肢的虚实。比如:“初收”式,身体和四肢皆收缩内合,为虚;“左右擦脚”式,除一脚踏地外,两手和另一只脚皆伸展外开,为实。

    ④、以内气的收放来区分虚实。内气从丹田外发达于手足,则手足为实,内气从手足内收,归于丹田,则手足为虚。这是在练拳有了一定基础,做到内气鼓荡之后,区分身躯和四肢的虚实时常用的方法。比如“庇身捶”式末尾,右拳用逆缠出劲向右下方打“下演手捶”,内气从丹田外发,经右臂达于右捶,则右捶为实。接着,打“背折靠”式,内气从右拳向内回收,劲注于右肩,则右肩为实,右捶又变为虚。又如“踢一脚”式,当左腿屈膝提起,内气自左脚向丹田回收时,左脚为虚;及至左腿伸展,左脚前踢,内气由丹田外发,达于左脚尖时,则左脚变为实。

    ⑤、以意念的倾注与否来区分虚实。意念倾注于某部位,则该部位为实;意念不注于某部位,则该部位为虚。这种方法,广泛适用于区分人体各个部位的虚实。比如:“演手捶”式,意注右捶,则右捶为实,而左掌为虚。“左擦脚”式,意注左掌和左脚背,则左掌和左脚背为实,而与其相应的左手背和左脚掌则为虚。“踢一脚”式意注左脚尖,则左脚尖为实,而左脚跟为虚;“蹬一跟”式意注右脚跟,则右脚跟为实,而右脚尖为虚。

    在研究太极拳的虚实问题时,有时着重区分两脚的虚实,有时着重区分两手的虚实,有时着重区分一手一脚的虚实,有时着重区分身体两侧的虚实,有时着重区分某一具体部位的虚实。往往由于所指范围的不同和区分方法的差别,在同一拳式中,身体的同一部位,既可称之为虚,又可称之为实。比如:“单鞭”式,两手分别向左右展开,如以着力的大小而论,左掌着力较大,为实;右钩手着力较小,为虚。如以内气的收放而论,则是内气从丹田外发,分别达于两手,左手和右手都是由虚变实。又如:“跨虎”式,两臂伸展外撑,以着力的大小而论,右臂着力较大,为实;左臂着力较小,为虚。若以意念的倾注而论,在右臂之中,又是意注于尺骨侧,是尺骨侧为实,桡骨侧为虚。

    正因如此,我们在探讨太极拳的虚实问题时,首要的步骤,就是弄清楚区分虚实的各种方法。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11182.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