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当代新论 > 李经梧太极内功-意守法(正文)

李经梧太极内功-意守法

2008-05-29   taiji.net.cn
核心提示:  太极内功法是一种动静功结合的导引法,主要通过意守、以息运气、呼吸锻炼等方法,以增强内气而产生祛病强身等功效。太极内功...
  

  太极内功法是一种动静功结合的导引法,主要通过意守、以息运气、呼吸锻炼等方法,以增强内气而产生祛病强身等功效。太极内功原系太极拳的内炼功,早先在武术界中流传,以增强技击能力为主要目的。以其有良好的祛病保健功效,在本世纪60年代初,由李经梧等将本功法作为一种疗法试用于临床,经临床验证,效果颇佳。 

  意守法:

  本疗法意守部位和操练方法因人因时而异。常用的意守法如下:
  1、意守会阴法:开始时两眼平视,向正中处视为一线,先将视线放至最远处,注视其中一个目标,如山川、日月、星辰、花朵、胜景等。待凝神后将视线所采景物收回至眼前1.2尺处左右,再凝视几分钟,至所视景物模糊如气雾时,头慢慢低下,注视会阴,与内视合一,意注会阴,意气同行,守住会阴穴。意守会阴可迅速排除杂念,使神凝心定。

  2、意守涌泉法:以意领气,自会阴慢慢经大腿、膝部、小腿、踝部达足底涌泉,领气速度须均匀,不可过快。初练者气息浅短,气不能随意下达意守部位,可暂不管呼吸,任其自然,即所谓"气断意不断";经一段时间的锻炼,意气自然合一。

  3、意守命门法(又称循环呼吸法):可取站式或坐式,以意领气,吸气时从涌泉始,引气经足踝、小腿、膝部、大腿至会阴处合二为一,再从会阴引气到命门(第二、第三腰椎棘突之间),意守命门片刻,意守时间长短视个人体质、功夫深浅而定。然后再以意领气从命门向下,经会阴分两路沿原线返回涌泉。如此周而复始,循环进行。以意运气时须缓慢均匀、无声无息,不可过急过快,不可用力。

  4、意守关元法:以意领气、自命门开始分两路冲向关元(脐下3寸,小腹中),稍作停顿,意守关元。如此反复进行,久习纯熟,可使命门关元前后贯通,充实带脉,腰周如有带缚住。

  5、命门涌泉连线意守法:本法多用于治病。开始时取卧式、靠卧、靠坐式或平坐式均可。呼气时,以意领气,自命门下引至会阴,分两路经大腿、膝部、小腿、足踝到涌泉,然后吸气,以意引气,沿原线向上返回命门,再呼气,以意引气自命门下达涌泉,周而复始,反复进行。

  6.意守印堂法:必须在有以上各法锻炼之基础后才能练习,不可过早进行。其法是:吸气后,闭息不呼,以意领气提到背部,经夹脊、玉枕、百会、上升至印堂,意守印堂。气停于此,两目内视,精神贯注,全身有意气贯满之感,此时带功练拳效果尤佳。

  7.意守解溪法:取仰卧或靠卧式,一脚跟压于另一脚背解溪穴上,全身放松,采用沉气呼吸法(见后述),只注意呼气时气沉解溪(或至涌泉),吸气任其自然。反复进行半小时左右。本法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失眠等病症。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952.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