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当代新论 > 略论传统武术的悟道思维(正文)

略论传统武术的悟道思维

2011-04-26
核心提示:1 道进乎技  在传统武术家们看来,所有的武术拳种的出现,都是也都必须是得道的武术家的智慧表现,而决不是某个聪明的武术家的...
  
1 道进乎技

  在传统武术家们看来,所有的武术拳种的出现,都是也都必须是得道的武术家的智慧表现,而决不是某个聪明的武术家的人为造作。虽然这些武术家的得道也曾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苦的对前人之术的学习与磨练过程。然而,现实中,习武者的对术的掌握,并不是由道而来的;相反,对多数习武者来说,其对道的体悟,却是经由对前辈武术家们所提供的现成的术的学习与实践而逐步实现的。我们所好者,道也;然而,这种道的获得,却进乎技也。由道而术,以道为术,是就理想而言的,是对术的至高要求;道进乎技,则是就现实而言的,揭示了道的真实获得方式。除了个别天才的武术家外,对大多数人而言,道的彰显,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道的彰显,也就是对道术的真正掌握,是在对成术的反复实践中超越完成的。前人的成术,是悟道的基础;道,则是己术产生的根源。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疱丁所好者,是道而不是技;然而,其所好的道,却是在对技(即术)的反复实践中获得的。其实,得道以后的疱丁解牛所运用的道术,也是一种技,只不过不是那些庸俗的屠夫们所理解的技而已。真正的技(即术),是对道完全把握之下的“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的直觉能力,然而,这种直觉能力的获得,却也是经过“无非全牛”、“未尝见全牛”的必然阶段的。传统武术家们所追求的,何尝不是这种对武术实践之充分把握的道呢?而传统武术家们对这种道的获得,又何尝不要经由一个艰苦的术的磨练过程呢?现在看来,游刃有余的道术的彰显,实质是经过了一个从感触的纯粹直觉到感触的经验直觉,然后再由感触的经验直觉到智的直觉的熟练与超越的过程。

  道术是个体悟道所获得的对实践的把握能力。道术对悟的依赖,决定了传统武术的经验特色。这种作为主体在实践感悟中所获得的经验之术,与科学理性指导下的技术,各有优势与不足。

  就方法论的意义上来讲,科学理性指导下的技术是比较合理的。建立在分析与抽象基础上的技术,具有较强的普遍性,对方法与要求的界定与叙述,一般是比较精确而细致的,有利于迅速地转化为后学者的操作手段,并有利于不同个体之间的交流与传播。然而,这种过于强调共性与条理的精细技术,却常常因缺乏主体的完整感受而使本该完整的技术有着被分解的危险,而且常常因理性对感性的过度支配而为技术的自动化造成不必要的困难。

正好相反,作为个体对运动实践完整把握的能力的传统武术之道术,虽没有精细分析后的清晰方法,却也避免了因抽象共相与理性分析而造成的对主体完整感受的分解。自然,这种经验性的术,缺乏严密的认知逻辑,基本是一种定性的、整体的描述,常常把方法与要求混为一谈。身心的完整感受,是不利于个体之间的传授与交流的。

  作为身心感受经验的传统武术之术,与作为理性知识的现代体育技术,各自的技术分类方式是不同的。

  现代体育运动中的类似项目,对技术的分类,基本是以技术运动的自身结构为依据的。它并不奢望单个动作能够达到什么样的实用效果,而是强调每个技术动作的各自分工以及各个技术动作之间的相互配合。比如拳击,它把整体技术分为步法、拳法、躲闪法等,拳法又分为直拳、摆拳、勾拳等,步法、躲闪法等也有自己进一步的划分。这些技术之间的衔接,需要系统的战术来指挥完成。科学认知基础上的现代体育的技术思路,是非常清晰而有条理,有分解也有整合。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8940.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