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学太极拳1
——“如果把太极拳当作克敌制胜的方法,那是武夫拳;如果把太极拳当作强身健体的方法,那是病夫拳。两者都仅取一隅,未得太极拳大用,可惜糟踏了太极拳。”
——如果把太极拳当作概念游戏理论推导的方法,那是迂夫拳,也是糟蹋了太极拳。
注释:此句出处不详,但我认为是学习太极拳者首先需要解决的认识上的误区,故列为首句。把太极拳的本质属性理解为“武夫拳”或“病夫拳”是当今通病,是学好纯正太极拳的最大障碍。如果把太极拳理解为武夫拳,就有可能从其它武术运动方式中借鉴技巧和方法,就不能理解太极拳是“独一无二”的运动(金庸语),也就会落入“杂而不纯”的杂拳(李雅轩语)。如果理解为“病夫拳”,那就无法领略太极拳博大精深的内涵。只有超越了这两个认识误区,才不会糟蹋了太极拳,也才不枉学了太极拳。另外,太极拳的理论趣味吸引了许多文人加入,这一方面提升和丰富了太极拳的理论,但另一方面,又带来文人的通病——理论不联系实际。文人们可以把太极拳的文字游戏玩弄到极致,从概念到概念,越说越玄虚,结果“一朝交手,空洞无物”(杨澄甫语),我称之为“迂夫拳”。这种迂腐之拳,应该解决知行合一的问题。要知道太极拳是实践功夫,它是需要用武术实践来检验的。仅凭现有体会去揣摩太极拳理论,必有隔阂,所谓功夫不到,终属虚妄。再重复一遍:不能把太极拳理解为武夫拳、病夫拳和迂夫拳。2011-2-26
前言
简单应该是人类思维方式中的最高境界。有人说,能在三分钟之内向普通人介绍清楚他的专业才称得上是真正的专家。本人在几年前陪同原中国驻德国大使卢秋田先生考察三峡的时候,卢先生要求我用一句话介绍太极拳,我没想到这个要求非常之难,我嗫嚅了半天,换了许多词汇,都没能一句话把太极拳准确的表达出来。这个问题仍然萦绕着我,至今没有交出令自己都满意的答案来。可能太极拳太博大精深了,也许永远都不能用一句话表述清楚。但是,能不能把一些具体问题,基本法则,重点要求用一句话表达出来呢?于是产生了用一句话来表达太极拳某些方面的想法。凑巧,在新华书店看到了赵寒阳先生的《一句话学二胡》的书,这薄薄的小书却把二胡从基本知识、演奏技法到“二胡之道”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到了,赵先生自称“我可以自信地说,你若能花费一点时间将全书细细读过,一定能够获得超过十倍百倍的收益”。我认为赵先生的自信不无道理,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也许胜过厚厚的一册书。这正如江湖上说的“真传一张纸,假传万卷书”。后来,偶遇一位研究潜意识的心理学家,他认为认识任何事物的归宿都是简单。的确,现在中学生掌握的数学物理化学知识,实际上已经达到数百年或数十年前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才能掌握的专业程度。这些事例提醒我们,也许简单的转换一下思维方式和具体方法,就可以省去无数的学习过程而直接认识事物的本质,这或许是禅宗顿悟成佛的来由吧。
当今太极拳要深入传统,走出玄学,回归平常,融入现代,才能造福人类。如果再用那些传统概念玄学词汇探玄弄奇的去讲解太极拳,肯定是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再用那些旁征博引连篇累牍炫耀学识的厚重图书,也是不能适应现代人需要的。现代社会太纷繁复杂了,所以,简单更成为了现代人的需要。一句话才简单,用一句话给人以启迪,让人心领神会,也许更是理解太极拳的捷径。。
有时一句话并不真正只是一句,赵寒阳先生《一句话学二胡》更多的是一段话。我想,今后我尽量只用一句话来表述,未尽的意思,用注释来补充。有时,用这一句话反注另一句话,似乎是罗嗦,其实更为确切。有时,这句话是自己练拳的心得体会,有时,这句话可能是别人说过的,我认同了,有的作点补充,有的换个说法。凡此不敢掠美,都加了引号,但不注明出处(主要是无法注明出处)。实际上大多数的那句话却无法详证究竟是谁最先提出来的了,我引用了或者变相引用了,希望被侵权者不必再乎,只要你说的这句话对别人有利,就是积德了。
一句话学太极拳2
——太极拳极平实无奇,又至精至微,是一项没有难度的高难运动。平实无奇体现为无难度,至精至微体现为高难度。
简析:太极拳是平淡无奇的功夫,这是李雅轩大师的原话,本人也曾亲耳聆听过太极拳推手大师林默根先生如是说。最初根本无法理解,当你修习渐深,对其体味才逐步真切,不得不笑话自己过去太自作聪明了,老论所说“多误舍近求远”即指此也。太极拳不是异于常人的练习,也没有超于常人的动作要求,正如前辈所言:“其法简易,既无折腰曲腿之困苦,复无标奇立异之姿势,无论男女老幼,皆可习之。”所谓没有难度即人人可行,没有特殊要求。太极拳的练习,极其平常,但又尤其艰难。难在太极拳的姿势要求尽管极其简单,但对自己的身体内外各部都有极其精微的标准,不容丝毫差错,老论所言:“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也。而且,太极拳的学习是永远的过程,太极拳的标准也是永远的追求,至精至微学无止境是太极拳学习者必须具有的思想准备。201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