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把吐字不清的人称作“大舌头”。“大舌头”作为生理缺陷,其主要表现在说话不清楚,于是这就很容易误事。
在武术界很难遇到“大舌头”的武师,而“说不清”的武师却大有人在。“说不清”与“大舌头”相比,算不得是生理缺陷,应该属于人为的病态,这种病态的根源除了与文化素质、修养有着直接的关系之外,这也是中国传统武术陋习的延续。传统武术有门派之争,相互贬低,固封自守等等很多陋习,而“说不清”便是其中之一。“说不清”指的是师傅带徒弟,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武术教学”方面的问题。尽管师徒之间一直有“师徒如父子”之说,但是并没有体现出骨肉难隔的那种情感,按理说学拳与教拳应该是一件轻松快乐的事情,可实际上却不是这么回事,师傅传艺总是故作神秘,“神”得让人捉摸不透。试想,人与神相处会是什么结果?特别是人与神不和睦,甚至发生矛盾和冲突的时候,神在人的眼中不是泥胎就是恶鬼,神不是装出来的,装出来的那是装神弄鬼,总有一天会人不人,鬼不鬼。一位拳友说,和师傅相守十余载,师傅传授的拳法、拳理我至今弄不明白,究竟是我笨拙还是师傅说不清楚?至今是个谜团,最后我只得离开。师徒相处十余载,到头来竟弄成了分手,这种结局恐怕是师徒都不愿意看到的。
师傅不是“大舌头”,怎么就“说不清”呢。到底是师傅真的说不清楚?是师傅另有所图?还是二者兼而有之?且听几段画外音,或许能从中找到答案:
——“想学功夫?好呀!拜师学艺不难,但是在师傅面前,你得把钱口袋倒提着,能做到吗?我可是这么走过来的,这也是江湖的老规矩。”
——“函授这玩意儿不能弄得很明白,弄明白了就没有人来了,这和说评书一样,要有下回分解,这样才能聚拢人气。”
——“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把人家教会了,我吃什么呀。”
——“什么叫‘师徒如父子’?别忘了这个‘如’字,徒弟练到死也成不了亲儿子,凭什么把真功夫传给他?他学会了一走了之,我也就没地方找酒喝了。”
——“我师傅就是这么教我的,我现在都不明白,怎么能给人家说清楚?哈哈。”一位武师酒后吐真言。
——“听说现在是高科技时代,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就是问题多,一天到晚的提问题,有很多问题我真说不清,但是我有诀窍,就拿出一个‘悟’字来抵挡一下,徒弟明白了是师傅的功劳,不明白是他自己的事情。”
江湖险恶。“说不清”的武师必然神秘,而再神秘的人也得吃饭,混饭吃的总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打枪不换地方确实要高明许多,关键要看是否具备应变的能力。
“说不清”的武师一般分为三种类型:一为“以讹传讹”型;二为“故弄玄虚”型;三为“指责批判”型。
“以讹传讹”型的师傅很喜欢看武侠之类的小说,把小说中的精彩的情节当作历史来传播,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故事也就成了自己的家族史。若有人跟他较真,追究依据,他即刻便会恼羞成怒,拒绝回答。由于说不清楚,这种折腾比卖假药的更加可怕。
“故弄玄虚”型显得比较谦和。师傅经常自述自己有一身的绝技,但绝对是深藏不露。谈吐间一般都是老子、庄子所云,令听者一头雾水,雾水越浓师傅讲得越欢。当遇到有人刨根问底时,师傅往往用微笑来替代语言的回答。师傅所传授的武艺,几乎都是大路货,想学真功夫,师傅让徒弟永远等待明天。
“指责批判”型与以上二者相比要简单得多,基本上可以用“无知”两个字来概括人品,除了那几趟架子活之外,总是发泄自己心中的忿忿不平,比如大骂引进跆拳道、空手道的人是汉奸,应该枪毙;大骂赶时髦的人是道德沦丧……其实指责的那些对他来说都是一窍不通的东西。指责无非是标榜自己正确,而最担心的是怕别人发问。
“说不清”与“大舌头”相比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本质上的不同,“大舌头”耽误的是自己的前程,而“说不清”毁掉的是别人的前程。“说不清”的武师如果一个徒弟都没有,倒是件好事情,至少背不上误人子弟的罪名,如果一门心思地把传承国粹为己任,这倒霉的就不仅仅是国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