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当代新论 > 太极十大捶斟解——撇身捶斟解(正文)

太极十大捶斟解——撇身捶斟解

2010-09-21   王志远
核心提示:  三、撇身捶斟解  撇身捶,转身横拳撇击对方身体,故名。杨式、吴式太极拳有转身撇身捶或翻身撇身捶,孙式、武式太极拳无此...
  

  三、撇身捶斟解

 

  “撇身捶”,转身横拳撇击对方身体,故名。杨式、吴式太极拳有“转身撇身捶”或“翻身撇身捶”,孙式、武式太极拳无此式,陈式太极拳一路有“披身捶”,二路有“庇身捶”和“撇身捶”,而内容、功能与杨式、吴式已大为不同。因“撇身捶”是应敌身后袭击的攻防法,转身反背,右手握拳,横臂顶肘,抡臂撇捶,叠劲暗采;左掌竖落切格,迎面探扑,两手随腰里外翻转,缠绕连环撇击,所以又名“背反捶”。故“撇身捶”应该对应“背反捶”。又“撇身捶”,因其两臂随身法运作似翻筋斗,故亦称之为“筋斗捶”。

 

  “撇身捶”是以“捶”命名的“五捶”之一。《太极拳体用全诀》说:“撇身捶掌连环劈,掌扑头面捶撇胁;弓步如箭劲透脊,侧身击敌如霹雳。”说明撇身捶是太极拳的主要发劲动作,其特点是右拳左掌反侧阴阳,连环撇捶扑击,下盘配以进攻性的弓箭步,劲起脚根,裆中上翻,经脊透背,贯通于拳掌、向前直击,劲长而意远。“前去之中,必有后撑”,腰脊命门须有后撑之意,以期获得稳定重心,支撑八面而稳固厚重的效果。

 

  《全体大用诀》说:“撇身捶打闪化式,横身前进着法成。”说明撇身捶应敌身后,是化中有攻,攻中有化的着法。其体用视两手臂犹如二节棍,腕肘间前臂与肘肩间后臂各为一节,以肘为轴,抡臂撇拳,叠劲暗采为化,而化中有攻;以掌迎面扑击为攻,而攻中有竖落切格之化;侧身闪化,横身前进,撇扑相连,拳掌连环,变化多端,使敌眼花失措矣。且使用起来,顶肘、撇捶、扑掌,十分灵便而犀利。上可撇扑敌之头面,中可顶肘、横撇敌之胸肋,下可撇击敌之腹裆,敌之上中下尽在其扫描掌控之中而难以逃遁。

   

  据曾昭然博士著述,杨澄甫先师早年教人,撇身捶一式,皆以左掌置左额上,晚年在穗教人左掌则置胸前。他尝询其故,承答此式着重在右肘,左掌目的在采敌手而已,故其位置高低皆可,惟提高可显威势,放低则切实用耳。陈微明及曾昭然等皆循其旧,以左掌置左额角上(见曾著《太极拳全书》,友联出版有限公司1960年3月初版)。(图三1、图三2) 

                                (待续)

 

 

图三1 撇身捶之撇

 

 

图三2 撇身捶定式(扑)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7434.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