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当代新论 > 太极拳:令无数英雄竟折腰?(正文)

太极拳:令无数英雄竟折腰?

2008-05-29
核心提示:因为太极拳是集养生与武功于一身,到老也不会退步,如学得真是太极拳,那应该能够“耄耋御众”的,许多人都为此受诱惑,就像一些...
  

 因为太极拳是集养生与武功于一身,到老也不会退步,如学得真是太极拳,那应该能够“耄耋御众”的,许多人都为此受诱惑,就像一些寻宝的电影中描绘的一样,令人非常地神往,所以许多有条件和有志气的人都是穷其一生在研究、探讨和追求。偏偏就是摸不到正确的路,有时彷佛找到了,过一段日子发现又是错的。因为这不单是太极拳本身就是王宗岳说的,“差之丝毫,失之千里”还因为有太多的人还在误导学者!
但太极拳的光彩始终存在的,始终令人不能放怀。就这样,我曾听一位研究者叹:在通往太极拳的路途上是白骨累累!真太极是如此之难得是否会令英雄气短呢?

        学太极拳最怕的是:费了很多时间、精力而学到的不是太极拳,但却自以为是,以下内容是一把“尺”,练习者可以用来横量所学、所练的是否是太极拳,还是其它的太极拳架的固定所带来的极大的危害性在太极拳秘谱《八门五步十三势长拳解》中也有道:“自已用功,一势一式用成之后,合之为长,涛涛不断,周而复始,所以名长拳也。万不得有一定的架子,恐日久入于滑拳,……”

         前辈已一早就预见到太极拳教授和练习中蕴藏着极大的危害性就是拳架的固定。

        说得再确切一点,可以通过一套拳架而练到太极的人,就只有发明这套拳的人本身。君不见,几大派的名家都是自创派才成为“名家”的,传人就算不错,比起创派人来总是差一层甚至很多层的的。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究其根源,可能太极拳对松的要求太严了,但每个人的身体、骨骼、筋肉分布都不一样,如要达到完整的松,更本没办法去迁就一套别人发明的拳架,就像鞋子一样,如果有一位赛跑冠军,他有一双非常舒服的鞋,这双鞋令他获得了成功,他把功劳归于这对鞋,于是他把这双鞋传给了他的子孙,他的子孙也全部穿这双鞋投入训练和比赛,可以设想一下,这些子孙的脚不成为残废才怪。还有成为冠军的可能吗?何况太极拳的精密度是水晶鞋。这也就是名师的后代功夫远不及他们的先祖的主要原因。他们被他们祖先的拳架绑死了。一开始就注定了不会成功。虽然他们的父辈传了很多外人所不知的内部秘诀,也无济于事。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726.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