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太极拳网
中国太极拳网 > 太极理论 > 当代新论 > 太极推手的轻与重(正文)

太极推手的轻与重

2008-05-29
核心提示:近来有拳友来信问及太极推手时用的劲是重好还是轻好,回复摘录于下,供探讨:  问:李老师:问您一个问题,在一般的太极推手中,推...
  
        近来有拳友来信问及太极推手时用的劲是重好还是轻好,回复摘录于下,供探讨:

问:李老师:问您一个问题,在一般的太极推手中,推手双方的手都比较轻.但有时和手比较重的人推手.我感觉不能太轻,太轻了就会被对方逼死,没有还手之力.我经常和练意拳的推手,他们的手比较重,这时如果我的手还是轻的话,感觉化起来很吃力.这对还是不对?

李宏达老师答:

推手的习练过程,我认为是将对拳架的认识在推手中加以与实践结合加深理解、认识的过程。推手双方的水平体现关键在于谁能以“意或势”控制对方,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个门道就是看这个方面。

但实际推手时有很多因素会成为决定胜负的原因:

1、听劲、化劲、黏劲、内劲的是关键,差一个档次的,随便对方有多大的力量都可以是随心所欲的,轻轻的就可以控制对方了。而且可以做到收发自如,用劲恰到好处,使其失重就可以了。有时会被不太懂的人,认为是作假,其实这是真实的,常言到:棋高一招,束手束脚。

2、水平较高,又差不多的就不是那么简单了,这时应该讲需要有冷静的头脑,有极其集中的注意力,力争以“势”控制对方,争取在对方微动时即能清醒的“听”出其劲的走向,以尽可能小的圆弧变化(这是我认为的习练的关键)化其劲势。(严格讲:这时你的劲应已能随变化沉到脚跟,随时待发。)随即就是在使其先出劲,又被你化解的基础上做到后发先至,击其空挡。也成为引进落空合即出。这就是所谓说的先出劲吃亏的说法。高手相遇,谁也不愿先出劲就是这个原因。

3、一般的推手,如同摔跤、擒拿等接触型的运动一样,都需在角度,位置上赢得先机(我们称以势控人)。这时的以势控人,还达不到能控制对方水平。同时听劲的速度,化劲的变化,内力的劲力,还不能达到与对方的速度、动作、力量相对抗,如一味的空讲“松”,就会失去先机而败走。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同样需要冷静,加倍的集中注意力,只要不是光直接用于对抗的蛮力,而将力用于争抢角度,先机,化解上,应该讲不仅不错还有利于你逐步提高敏感度和化解的能力,以后慢慢的就不需用大力了。与我讲的,练拳意识不强时,往手指灌一些劲是一个道理。其认识的关键是:劲用在对抗(顶),还是控制、化解上。我父亲一直讲“正确理解松、轻与顶和化是能否有提高的关键”,好多老师一味的要求不能用劲,要轻。其实是对“松”的概念了解不深的表现,和自己没有直接的体会。

4、与比自己水平差的人推手,是提高自己水平的重要方面。好多人遇到比自己差的或力量小的,随便无意识的将对方推出去就觉得了不得了。甚至有的觉得这些人不屑一顾,浪费时间。我认为这是标准、思路的问题,首先:不是把对方推出去,是使对方失去重心为标准,如他仍能有后退,能站住,并不是你取胜了。二、能用一两的劲不能用二两,要恰到好处。三、能用一分的动作距离不能用一寸。四、自己的任何劲力变化是否是脚跟的变化形成的。五、能否做到不用劲,或用微劲做到以势控制,且绵绵不断。否则则判自己为输, 长久如此必有好处。暂此。

返回中国太极拳网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694.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中国太极拳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中国太极拳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